其实不瞒大家,我个人的基金持仓其实比较凌乱。
有被各个大V推荐的买的,也有基金从业时被公司内部研究员推荐买的,甚至还有帮朋友冲业绩买的......
所有,不知不觉自己持仓基金就已经20只了。而基金间的相关性,各类型基金占比等,我也很少规划。(好的是,我买每只基金前做了深思熟虑,所以也都是不错的基金)
而随着今年大盘来到3300点以上,我觉得是时候做一次基金平衡了。
为什么我不根据“投资目标”构建“不同基金组合”?我知道一些基金平台和投顾喜欢用“投资目标”去建议用户构建不同基金组合。这在投资心理学中叫做“心理账户”。比如“给孩子攒学费”构建基金组合A,“给自己养老”构建基金组合B等。
我不想这么做,是因为:
1、首先,我目前没有明确“几年后用多少钱”的这种目标,所以我的“心理账户”(投资需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多赚钱!(此处不包含放在余额宝里供应急和日常开销的钱)
2、其次,我觉得当一个人真的有一个很明确的需要多少钱的目标时(比如,我需要100万在70岁开始养老,或者需要赶紧有50万付首付),肯定满脑子想的是是“如何把手里所有能用来投资的钱尽可能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再去考虑把手里的可投资基金分成多少份......
3、最后,我认为持有“多个基金组合”,太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假设我给自己设立2个投资目标,分别是“3年后买房”和“40年后养老”。那么我肯定就把我现在很有限的投资资金分成2份:
“大部分资金”投到“买房基金组合”中,且大部分投债券型基金;
“小部分资金“投“养老组合”,标的是高波动的股票型基金or沪深300指数。
假设遇到今年下半年这种牛市,而我大部分资金在债券型基金,看着大盘飞涨,看着各个行业主题飞涨,那我肯定心里很难受!
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钱都是一样的,我不想人为去给钱区分投目标,也只有把所有的可投资资金看为一体,才能“收益&流动性&风险”整体最大程度合理去考虑。
外加现在通货膨胀率这么高(貌似每年7%),作为普通年轻白领的我实在不忍心把很多资金放银行和债券。
在当前牛市行情下,我要怎么调整基金持仓呢?在这里先说明:每个人对“牛市”的定义和感知不一样。
先来看看我目前的基金持仓占比:
我的今年来收益率18%,虽然跑赢了沪深300,但是比起今年来医疗的涨幅,我还是表示遗憾。
我目前所有持仓基金和资金量占比:
我根据“主动管理型牛基”,“宽基指数”,“行业主题基金”,“稳健类基金”,“海外”分成了4大类。
上图可以看出我持仓的3个问题:
①有几只基金重合度偏高,比如“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和“银河创新成长混合”都是主动管理型的科技类基金,并且没有特别偏向某个科技细分领域;还比如“嘉实沪深300ETF连接A”和“博时沪深300指数A”,“华夏短债债券C”和“嘉实超短债”。
②重仓押注在国内基金,缺乏“全球配置”。这个我要解释一下,我是在年初清仓了港股基金和美股基金,1是疫情原因,2是政治原因,3还是很多东西看不懂 所以想了想,还是清仓海外基金,落袋为安。
③买很多基金的时候,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买。特别是那些持仓占比不足2%的基金,比如持仓0.9%的医疗基金。。。
调整一:先调整具体基金的增减1、类型一——主动管理型基金(底仓核心基金)
这是我当前持有的5只绩优基金。
依次列出了这些基金基本信息:
*黄色代表跟其他基金有重合的重仓股。
可见“兴全趋势”和“中欧新蓝筹”跟其他基金的重合度很高。
结合这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规模”,“历史收益率”,“重仓股”,“当前持有金额”,我决定清掉“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和“银河创新成长混合”。
原因:
“兴全趋势”和“中欧新蓝筹”两者之间,亦或是跟其他的基金重合度很高,且在历史收益对比中,是最低的2个。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司机”。而兴全趋势规模已经高达180亿,这多多少少会限制基金经理的发挥。所以,我2选一,我决定留下中欧新蓝筹。
而“银河创新成长混合”我买得也不多,重仓股跟“交银经济新动力”也很类似,属于精选科技股。所以2选一,留下交银新经济动力。
所以这么调整下来,我就留了3只“底仓”核心基金,这3只应该是那种“雷打不动长期持有”的好基金。
交银数据经济新动力(F519778) 银华盛世精选混合(F003940) 中欧新蓝筹混合A(F166002)2、类型二——宽基指数型基金
我持有4类宽基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50)。
我觉得目前宽基这块其实问题不大。
而我最看重的沪深300和中证500,我也想分别再持有对应的“指数增强”型。
因为通过之前一篇文章的分析《盘点雪球大V组合中,被共同重仓的6只神仙基金!》,能看出来好基金经理的“指数增强”业绩优于纯指数型基金的。
所以,我决定将“嘉实沪深300ETF联结A”换成“华安沪深300增强C”。
调整后的宽基指数:
易方达上证50指数A(F110003) 博时沪深300指数C(F002385) 华安沪深300增强C(F000313) 招商中证500指数增强A(F004192) 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F161017) 华安创业板50指数(F160420)3、类型三——行业&主题基金
不知不觉我竟然持有8%的“新能源汽车”基金。不排查一次,还真不知道。
目前我还是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车,并且这2只基金也是不错的基金。所以会继续持有,而不是卖出。
而之后的加仓则再加其他行业(5G、半导体)的占比即可。
不过我的当前持仓中,也没有“半导体”基金,所以需要增配“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C”。
调整后的行业基金:
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F161028)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F160225)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F008087)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C(F008282)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F006228)稳健类和海外基金,对于基金代码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我觉得基金本身还不错。
调整二:根据风险承受能力 调整各类型基金资金占比调整完持仓基金后,开始分配资金:
我的持仓占比明显属于“高风险”型,这应该也跟我的风险偏好有关。
1、我将“类型1”和“类型2”共同作为我的“底仓基金”,就是那种无论风格如何轮动,都会持有的基金;
2、类型4是稳健保值类基金,当大牛市其他各类估值偏高或者我不知道投什么时,我手里的资金可以去。
3、类型3则是中短期(1~3年)我认为会“大涨”的细分领域:5G、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药由于上车晚了,买得不多,再观察吧~)
4、类型5是海外配置,但是由于我目前看不懂美股基金和港股基金,对于后续发展我也很看不透,就没有买港股和美股基金。
经过这次调仓,我想说:我的这次调整幅度不大,原因是因为我以前买基金前就精挑细选我认为的“好基金”。而对于好基金,一般情况下,无需“卖掉”。大不了以后少买或者不买,继续持有即可。所以,当你买的每一只基金,都是“好基金”时,真的会为自己“安心”不少。
我理解的“组合调仓”,最合理和人性化的调整 不是“卖出A再去买B”,而是继续持有以前买的A,用新的资金去买B。(除非买A时是因为脑子一热买的)
大盘上3000点了,还持续了好几天。而我并不打算卖掉基金,而是继续持有,暂停加仓。
我还是认同那句话:
1、动不动就卖基金,那为什么不去买股票?
2、如果一只基金你不能去持有几年,那你根本不配去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