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白执南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增长已被赋予更大权重,消费平稳修复、基建增速稳中有升、制造业投资上行三大因素将支撑2022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韧性,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亮眼表现。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政策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经济将继续保持韧性
中国证券报:你对2022年经济形势怎么看?
钟正生:2022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会继续有亮眼表现。
具体而言,支撑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一是国内消费持续修复。居民消费意愿将继续改善,消费增速有进一步上行空间。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预计财政支出将从投资向消费适度倾斜,除了直接扩大公共消费外,有望发挥“挤入”效应,撬动居民消费。
二是基建投资增速稳中有升。2021年7月各地开始加快项目储备,预计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更好地与“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结合。这有助于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三是2022年制造业投资或“更上一层楼”。由设备更新推动的制造业投资上行周期,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延续。加之绿色转型和技术攻坚,制造业投资将成为2022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来源之一。
关注输入性通胀等风险
中国证券报:2022年经济运行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钟正生: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在2022年都面临增速回落的风险。但无需悲观,因为两者都有向上的力量在支撑。
房地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销售平稳是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基础,近期有部分城市出台政策提振商品房销售。因城施策框架下,预计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促进商品房销售的行列。在改善型、市民化、城市群三大新发展动能的支撑下,我国房地产销售的基本面并未出现重大变化。此外,2022年在集中供地、开发商合理融资等方面的政策将继续优化。总的来说,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所出台的各项政策,使得2022年房地产投资仍然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
出口方面,海外疫情不断反复,海外生产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制造”短期对部分国家而言仍然是“刚需”。因此,预计中国出口将继续保持韧性。
2022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引领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但对于一些风险仍需关注,应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比如,输入性通胀风险仍存。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这两个产业链,定价由国际因素主导,若2022年海外疫情再度失控,将加剧有色金属供给短缺、全球供应链紧张,有色金属仍有超预期涨价可能。如果OPEC 限产力度加大,国际油价也有上行风险。
财政政策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中国证券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应当如何发力?
钟正生:在当前的政策目标组合中,稳增长被赋予更大权重。货币调控方面,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见顶回落,打开了货币环境宽松空间。PPI同比预计从11月开始持续回落,2022年第四季度可能转为负值。美联储等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我国货币宽松的掣肘有限。我国货币政策长期坚持“以我为主”,中美利差仍处于历史上的中高位置,人民币前期强势升值,这些都为我国根据国内形势灵活实施货币调控提供了安全垫。
因此,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聚焦稳增长和调结构,继续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2021年12月央行全面降准和调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正是这一政策思路的体现。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将聚焦于三大目标,一是结构性支持实体经济,二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三是配合产业政策稳信用。
与2021年相比,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时,2022年财政政策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财政支出方面,预计节奏将“前置”,和2021年的“后置”形成有机衔接。重点投向上,一般公共财政对基建的支持规模预计难有明显提升,但将向公共消费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计将和“十四五”重大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更好地结合。
此外,产业政策也将调整,以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这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量化考核目标,总的来说完成目标难度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这将进一步降低2022年量化指标的考核难度。2022年,预计减碳工作将平稳有序推进。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