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非常亏损和损益账户中的其他特殊项目
非常亏损问题可能会给损益账户分析带来特别的困难。何种存货和应收款的减记金额不应作为冲减当年经营结果的非常亏损呢?在灾难性的1932年,几乎每个公司都使用了这种冲销手段。这种冲销采用的会计方法差异很大,但大多数公司都尽可能使损益账户免受损失,而将这些亏损从盈余中减除。另一方面,1937—1938年经济衰退期间,少量的存货损失几乎普遍被计入损益表中。
存货损失与公司的管理直接相关,因此通常来说这种亏损不带有非常损失的特征。1931—1932年存货价值暴跌,其下跌幅度可以说是异常惨烈。同样,整体的经营结果也可以算是非同寻常。以此推理,如果考虑到1931—1932年的结果,例如,计算长期平均值时,所有的存货损失和应收款及时计入盈余,都应作为这几年经营赤字的一部分。在本书第37章,我们应该考虑非常年度在判定平均盈利能力时的作用。
制造收益
仔细分析美国机械和金属公司冲减盈余的巨额款项,我们会发现某年中过度的亏损拨款可能意在使将来的损益账户从中受益。如果应收账款和存货在1932年12 月31日减记为过低的数额,那么这个人为的低“成本价”将会使以后的几年里利润相应地虚增。下面一组假设的数字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这可能意味着1933年的报告收益为真实收益的3倍。
上述例子展示了一整套或许是最恶性的会计操控手段。简单来说,这种手段包括从盈余中减除资金(或是从资本中减除),并且将该部分资金额计入收益中。计入盈余的项目不会引人注意;而计入收益的项目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后面将会提到,“保守”性的减记资产清查账户就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因为这种做法降低了折旧费用,从而增加了表面收益。这种会计手段内在的危害更加严重,因为公众几乎意识不到其危害,分析专家甚至也很难察觉,而法律部门或是证券交易所也对此无可奈何。
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建立在财务报告中的每股收益之上的,这就使公司的管理层可以轻而易举地以不正当的手段任意控制公司股价。尽管事实上绝大多数管理层是诚实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种随意的或是“有意的”会计方法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
存货亏损准备金
在实际亏损发生之前,通过准备金项目来核算存货亏损往往很复杂。这些准备金项目通常是计入盈余中,这种做法的理论基础是盈余账户的功能是提供应急储备金,从而减少未来的非常亏损。如果之后确实发生存货亏损,那么这种亏损很自然就会从已经为之建立的准备金中进行扣除。其结果是,尽管这样不仅是一种经营风险,而且会使出售价格下滑,但是没有任何一年的损益账户反映出存货亏损。如果一家公司将存货损失计入盈余中,无论是直接计入或是通过预备金中介,分析师必须仔细分析这种做法,特别是在将公司公布的收益与其他公司做比较时。比较美国橡胶公司和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提交的1925 — 1927年的财务报告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1925 一1927年期间,橡胶的价格曾经大幅波动。
在这3年里,固特异公司将总计11500000美元从收益中冲减,以作为原材料价格下滑的预备金。这一数额中的一半被用来冲抵实际的亏损,而另一半则是结转到1928年(并最终在1930年用尽)。
美国橡胶公司在此期间将总计20446000美元从收益中冲减,作为存货预备金和减记项目,这一数额全部被用来冲抵实际的亏损。但是,提交给股东的年度报表没有将这些扣减项目从收益中减除,而是以盈余特殊调整的形式呈现在报表中。此外,在1927年,总计8910 000美元的存货损失显然是以从天然橡胶制造子公司往年收益中转账而来的8000000美元来冲抵的。
这种报告年收益基础的差异导致了统计手册所汇编的两家公司每股收益的对比完全是具有误导性的。如表32 — 1所示的每股收益都来自1928年的《普尔手册》。
进行正确的比较时,财务报表显然应该基于相同的或是尽可能相同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3种可能的方法进行比较,即:
1. 按照美国橡胶的财务报告的做法,即把存货准备金和存货损失从当前的损益账户中扣除。
2. 按照固特异的财务报告的做法,即在天然橡胶价格较高时期设置将来亏损准备金,并从收益中减除该数额,以此来冲抵将来价格下跌时的亏损。
3. 取消这种管理层可以用做任意抹平收益的准备金项目。在此基础上,存货亏损将从实际发生时的当年收益中扣除。标准统计公司 (The Standard Statistics Company)对固特异的分析包括以此方法对其报告收益的修正。
为了便于比较,表32—2给出了3个该时期每股的收益。
在此期间,这两家公司普通股票的市场价格区间表明了美国橡胶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相当有效地掩盖了这几年里公司原本不尽人意的收益(见表32—3)。
最近,美国橡胶公司采取了固特异公司的做法,从好年景的收益中扣除准备金,以备未来存货亏损。这种做法使该公司多少低报了其1935年和1936年的收益,并抬高了1937年的收益。
最近,包装业的两家公司在处理未来可能存货亏损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歧更严重的案例。
1934年的财政年度开始之前,威尔逊公司(Wilson and Company)就设立了75万美元准备金用于“存货价值波动”。该准备金部分来自于盈余,部分来自于收益。1934年该公司通过这一准备金减少了其期初存货,从而使当年的报告利润增加了75万美元。然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该公司修改其上市申请表,将这一数额计入盈余部分,而不是从收益中扣除。
另一方面,斯威夫特公司在1933一 1935年财政年度将其盈利减少了6767000美元, 该数额被用作设立未来存货亏损准备金。1938年存货亏损如期发生,但是公司没有利用该准备金使损益账户免受影响,而是将全部的亏损从当年收益中扣除,从而将准备金中的11 000000美元直接转入盈余。在这一特殊案例中,由于亏损实际上是从收益中扣除并且转而计入盈余,因此1933一1938年的6年净收入都被低报。
存货账户中的其他成分
研究公司的财务报告必须熟悉处理存货时常用会计方法中所容许的两个偏离方式。众所周知,标准的程序包括在年底以较低成本或市价进行盘存。通过将购置项目计入期初存货并且减去期末存货就可得出 “销货成本”,计价方法如下:
后进先出法。这一方法的第一个偏离方式包括销货成本按照最近购置项目实际发生额计价。其理论支持为销售商的卖出价主要是依据现行重置成本或是最近售出成本。只有当单价年复一年发生很大的变化时这一点才会十分重要;这不会影响到长期的总利润,只会将每年的盈利区分开来,这会避免因存货波动而引起的盈利与亏损交替出现,并从而可能会使所得税有所减少。
经常储备或正常储备盘存方法。过去几年中相当多的公司采取了一种更极端的方法来减少因存货价值改变而引起的波动。这种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是公司必须定期进行一定原料的实物盘存。不仅没有理由因市场改变而每年变化这种 “经常储备”的价值,并且也没有理由因价格指数上升或下降而变化制造商的价值或是在年收益中反映出该种变化。为了使正常盘存 保持不变,所采取的做法就使之降到大幅低于单位价格的水平,从而使其永远不必因为需要降至当前市价而进行调整。
早在1913年,国家制铅公司(National Lead Company)便采用该方法调整其存货的三个主要部分,即铅、锡和锑。随后美国冶炼和炼油公司(American Smelting and Refining Company)及美国金属公司(American Metals Company)也采取了该方法。在1930年棉花市场暴跌之前,一些新英格兰棉纺工厂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将其原棉成本及加工成本降至非常低的底价。1936年,普利茅斯绳索公司(Plymouth Cordage Company)采用了经常盘存方法,此前公司在1933一1935年间采用的是与此较为相似的方法。 为了具体说明这一做法,我们在附录注释49中列出了该公司1929一1939年间的相关数据。
闲置厂房费用
维持非营业性资产的费用几乎总是从收益中进行冲减。1932年很多财务报告都以此从收益中做了巨额扣减。
例如:扬斯顿钢板和钢管公司(Youngstown Sheet and Tube Company)报告了以“维护费用、厂房、矿区及其他闲置资产的保险和税收”为名的2759000美元的费用。斯图尔特华纳公司(Stewart Warner Corporation) 1932年采取了冲减盈余而不是冲减收益的特殊方法,冲减项目名为“未用于当年生产的工厂设备折旧”,共计309000美元。1938年澳洲细羊毛精纺工厂(Botany Worsted Mills)将166732美元特别命名为“闲置费用”的款项冲减了盈余。
分析师不应将闲置厂房费用归于普通冲减收益项目中,而应多少不同于此项目。至少从理论上说,这些费用带有暂时性,因此应属于非经常项目。当然,管理层可以随时通过处理或是放弃这种资产来终止这些亏损。如果公司因预期未来的价值能够弥补支出的费用而暂时选择投入资金继续保留这些资产,那么将这些资产等同于长期债务是不合理的,比如说等同于对公司盈利能力的长期拖累,使公司股票价值远远低于不存在这些“资产”情况下的股价。
例如:纽约运输公司(New York Transit Company)的案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该公司主要经营石油管道运输。1926年,在新的竞争下,公司失去了主要管道的所有业务,因而这些管道便成为“闲置厂房”。该资产的折旧、税款及其他费用很高,冲抵了公司其他可盈利资产(包括一条较小的管道和一些高级债券的投资)的所有收益。这使净收益明显下降, 同时公司也没有分配红利。公司股价因此下跌至远远低于该公司持有的现金和有价证券的价值。股市的评价往往缺少判断力,因此闲置资产就被等同于沉重的长期债务。
然而在1928年,公司管理层决定不再支付持有这些资产的高额费用,并以高价成功卖出闲置管道。此后,股东们获得合计每股72美元的特别现金分红(这将近是1926年和1927年平均市场价格的两倍),并且保持对一个继续定期发放红利的盈利性企业的所有权。即使出售闲置财产无利可图,仅仅是放弃这种资产就会使股票价值大幅上升。
这个例子即使有点极端,但仍然生动说明了证券分析在断定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差异方面所发挥的实际效用。通常这种效用被推崇为“无情的市场裁决”,好像这是无数精明睿智而又见多识广的头脑经过缜密分析得出的综合判定。然而,这些评价更多的是基于群众心理、错误的推理以及没有充分信息的情况下最肤浅的判定。对于分析师而言,通常是无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纠正或是利用这些常见的错误的。
因为周边环境变化很快,分析师还没来得及从其分析结果中获益,这些结果就已经变得不适用了。但通过我们上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特殊情况下,事实和逻辑关系十分显而易见, 这可以使分析师对自己分析结果的实际价值充满信心。
递延费用
公司有时需要承担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对之后数年产生影响,而不单单是在费用产生后的12个月内。该种费用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费用(法律费用等);
搬迁费;
开发费用(新产品或新工艺流程的开发,也包括新矿的开发等);
折价售出的债务。
根据核定的会计方法,这些成本可以适当分摊到几年中。涉及的金额应作为递延费用计入资产负债表中,每年从盈余中冲减。对于债券的折价,分摊区间则是根据债券的发行期而定的;同样开发矿藏的费用则是根据采矿吨数按比例进行摊销。 对于大多数其他项目来说,摊销的年限是任意决定的,一般都是5年。
为了减少这些每年的扣除项目对财务报告中收益的影响,通常会把这些本应减记到未来几年的费用一次性冲减盈余。理论上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其结果是使其后几年的营运开支被低估,而净收益也因此被放大。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假如公司预先支付董事长10年的工资,并且将整笔费用作为“特殊费用”冲减盈余,那么很明显,随后一段时期内的利润会因此被夸大。而且还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广告宣传或是开发新汽车模型的成本之类具有经常重复性特征的费用可能作为递延费用从盈余中冲减,而没有计入到损益账户中。
通常这种会计事项所涉及的金额不大,不足以引起分析师的重视。证券分析是一种极重实效的实践活动,绝不能因一些不可能影响到最终判断的事项而耽搁时间。然而有时这些项目可能会值得重视。
例如:卡夫奶酪公司(Kraft Cheese Company)在1927年之前的几年中将很大一部分广告费用作为递延费用,并打算在随后几年的收益中摊销。1926年公司花费大约100万美元用于广告,并且只将其中一半的数额冲减了当期收益。但就在同一年,公司将另一半数额从盈余中扣除,而且还将另外一笔总计48万美元的款项冲减了盈余,该笔费用来自于之前几年未摊销的递延费用。这样公司便能够向股东报告1926 年公司收益总计为I071000美元。但是在1927年,公司申请增发股票上市时,发现有必要采取不那么有争议的方法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报告其收益,因此公司1926年的收益重新改为461296美元,而不是1071000美元。
1932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财务报告中包含了各种冲减盈余项目,总计35817000美元。其中包括以下内容:“注销某些今天已没有有形价值的递延费用,该费用根据公认会计准则设立,原计划在几年内摊销,共计4655 696美元。”
哈德森汽车公司(Hudson Motor Car Company)在1930一1931年间没有将下列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冲减代替收益的盈余。
1933年海克产品(Hecker Products)(当时名为金粉公司)从盈余中拨出200万美元作为“净成本引进和新产品开发”的准备金。该准备金的3/4是在1933—1936年间支出的,然后余额被转至“常规和应急储备” 中。
这些会计方法使很多公司不必从公布的收益中扣除本应冲抵的费用,这些费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在几年内分期冲抵收益。
债券折价摊销
为了获得资金,公司通常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债券。折价部分的损失是融资成本的一部分, 也就是利息负担的一部分,应该在债券的发行期内每年通过冲减收益进行摊销,包括财务报告中的应付利息。为了避免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中表现这一无形的项目, 通过一次性冲减盈余来冲销这种债券折价在过去被看做是“保守做法”。最近这种冲减盈余的方法却因为相反的原因变得普遍,这种原因就是避免今后每年从收益中摊销,从而使股票更 “有价值”。
例如:联合天然气和电气公司(Associated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 1932年将总计5892 000美元的“债务折价和费用”冲减了盈余。
最近几年,这种做法引起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严厉批评。这使不少公司改变了之前冲减盈余的做法,并重新将债券折价冲减每年的收益进行摊销。
小结:
本篇格雷厄姆对非经常性亏损的摊销方式是计入盈余还是计入收入,乃至是预先计提还是当期计提对该股的盈利能力指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此向读者表明,不得不对财报当中的会计准则细节进行详细勘察比对。
下一章,格雷厄姆将对损益账户中的误导性手段——子公司的收益展开讨论。
感谢您的阅读。整理文稿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稿,请您点赞,关注,转发,让更多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人们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