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措施》提出,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继续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督促指导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
扎实稳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离不开健康、活跃、有序的资本市场的助力。从功能上讲,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资本市场的天职,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机制安排,将各类资金精准高效转化为资本,促进要素向最需要的领域协同集聚,从而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同时,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可以加快创新资本形成,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的新上市企业数量有所回落。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共计140家公司在A股上市,合计募资2741.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7家和1572.67亿元,分别减少32%和增长74%。部分申请上市的企业因业绩出现较大波动,担忧上市前景而选择中止甚至撤回申请。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此次《措施》强调IPO和再融资常态化,具有积极意义。一家公司上市,反映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源头活水”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企业IPO、再融资这类市场行为也是实体经济、相关行业有活力的客观反映。当前,我国A股市场总市值超过78万亿元,上市公司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截至4月30日,共有466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报,从数据来看,整体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在推动研发创新、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表现突出。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的数据,2021年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的56.81%。
今年以来,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稳增长政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其中,证监会出台的23项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这23项政策着眼于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实施延期展期政策、优化监管工作安排、发挥行业机构作用四个方面,在企业申请首发上市、北交所、再融资、并购重组、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出台与落实,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5月份复工复产初步见效,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景气度均有所好转。5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由上月的9个增加至12个,制造业景气面呈现积极变化。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对数据回暖也报以积极反应——5月份,上证指数上涨4.57%,深证成指上涨4.59%,创业板指上涨3.71%,至此,A股结束了连续两个月下跌的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我国已经积累了应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防控经验,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国经济必然能够克服疫情的影响,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资本市场要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把支持实体企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抗疫相关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要进一步创新融资工具,通过债券市场创新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债券市场功能作用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更好对接;要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支持我国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为企业境外上市创造良好条件。
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资本市场继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稳定。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市场“入口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聚焦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完善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制,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与韧性,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不断夯实资本市场的内生稳定机制,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