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时隔两年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贬破“7”的整数关口。9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而前一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先“破7”,引来市场纷纷注目。
“破7”背后是美元指数的大幅上行。当前,受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0关口,引发人民币对美元被动性贬值。数据显示,美元今年以来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1至8月欧元贬值了12%,英镑贬值了14%,日元贬值了17%,人民币贬值8%。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较小,而且在SDR篮子里,人民币除了对美元贬值以外,对非美元货币都是升值的。
可见,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出现全面贬值,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依然运行稳健,外汇市场反映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同样运行平稳。8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总体稳定。这说明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与此同时,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延续较高规模,直接投资等渠道外资流入稳中有增。8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552亿美元,较7月份增长31%;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凸显了我国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如此看来,市场对“破7”并不意外,而强美元的趋势也可能持续。今年以来,强劲的出口是支撑汇率的一大因素,但由于海外衰退风险加剧,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因为外需减弱而下降。下半年,美联储有可能将再次加息以控制通胀,由于中美利差缩小,逐利性强的短期资本将流向美元。从利率变化角度看,短期人民币对美元确实存在贬值压力,但不改中长期稳定趋势。
这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有着较强的支撑和韧性。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化调节机制日益成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理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已成常态,市场主体对此的适应性和承受力也都有所增强,再执着于“破7不破7”的意义已不大。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讲,与其去猜测人民币汇率的涨跌,不如聚焦主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做大做强本业,才是企业立身之本。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