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3月29日电(记者杨溢仁、沈寅飞)3月28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起草了《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就提升评级质量和区分度、强化市场约束机制、优化评级生态、加大处罚力度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信评行业已然迎来转型发展契机,眼下在敦促各评级公司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借力金融科技力量增强风控水平,同时构建日益完备的债市生态环境,多管齐下方能事半功倍。
行业转型迎来契机
《征求意见稿》在正面回应了市场关于信用评级难以有效发挥风险揭示和定价功能、评级市场存在级别竞争的不正当行为、评级质量控制机制执行不到位等质疑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彰显了管理层压实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中介责任,引导其将声誉机制作为生存之本,充分发挥风险揭示功能的坚定态度。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陆枫指出,对评级市场来说,其实已经迎来了一个转型的契机。
毕竟,在信用风险频现,债市“雷声”不断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真实评级的需求仍在与日俱增。
值得一提的是,从全年到期分布来看,4月依旧是产业债的到期高峰,涉及规模约达6000亿元,接下来5月份到期量尚有逾4000亿元。
“评级公司虽然不完美,但市场需求始终存在。任何一只债券评级的调整,都会反映到债券价格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市场的认可。”中金资管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方芳说,“就买方机构而言,目前对评级公司的诉求依旧较大。”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型?怎样才能获得投资人和市场参与各方的认可?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评级质量关键,评估结果需要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提升风险揭示能力。
“重大事件发生后,评级方法体系的重新梳理和修正,已成为评级机构自身进化的重要标志。”联合资信副总裁艾仁智说。
面对当前国内信用风险的重估,艾仁智针对变局下的评级技术体系,提出了“3C”评级理论,即经营能力,财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Business Capability、Financial Cap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y,简称3C)。这是在对原有经营、财务两大要素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项分析和评估。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外现有的以经营和财务分析为主的两维度固有分析和评估思路。
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囊括了企业的发展韧性(主要评估未来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包括发展趋势、原有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发展战略再评估、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财务弹性(主要评估未来筹资性现金流),包括资产可变现能力、再融资能力;ESG,包括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其他评级因素,等诸多方面。
只有在保证评级质量的同时,走出“特色化”道路,才能力争于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风控尚需多措并举
与此同时,还可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推动行业转型、攻坚克难。
来自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研究观点认为,面对同行竞争激烈、市场公信力不足、数字基础建设落后等发展桎梏,评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市场环境新变化推动评级行业改革发展的机遇,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评级行业高度依赖信息和数据,其发展离不开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
“信用风险的识别,传统上主要依靠现有的一套会计财务分析方法,依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核心财务报表,但这一套方法也可能存在信息失真、模型不匹配等问题。特别是对科技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难以有效充分识别信用风险,而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开发更准确的评估方法,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债数字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平此前表示,风控被认为是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最有前景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取、分析海量数据,开发出针对特定风险类型的金融工具,有助于提高风险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各市场参与方的风险管理能力。
“除了要狠抓评级行业的‘自律’和‘他律’之外,不断完善国内债券市场的建设亦是应有之义。”一位信评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国内的评级行业是依托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逐步完善国内债市违约处置机制仍是关键。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应允许不同信用水平的发行人进行融资,然而若违约成本较低,或违约后出清渠道不畅,则难免产生负向激励效应。加强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违约处置机制,让企业为违约付出较高成本,让投资者权益获得更好的保护,这条路依旧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加强债市的互联互通亦迫在眉睫。债市的多头监管局面,对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样构成了一定负担,毕竟要针对不同的监管部门(不同的诉求)报送不同的材料,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信评机构的作业成本。
身处国内信评行业尚待完善的大环境中,各投资机构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内部评级框架,明晰自身“评级使用者”定位。
“高质量发展阶段,分化的存在,意味着信用研究的任务变了,后续精细化、专业化的加强和操练势在必行。”多位受访的一线交易员表示,“未来需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开发内部评级模型,增强信用分析,不断提升投前筛选和投后监控的能力。”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