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金通灵(300091.SZ)发布了《非公开发行2021年绿色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告》,这标志着“金通灵科技集团2021年绿色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在深交所成功发行,该专项债实现了3个首单:全国首单碳中和知识产权质押债券、全国首单碳中和双创债券、全国首单碳中和信用保护凭证。
业内人士指出,该债券的成功发行,充分显示了金通灵作为上市公司在碳中和道路上的不断践行,而产控作为集团公司也将持续对金通灵提供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据悉,此次债券的发债规模为7200万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由东吴证券创设全额信用保护凭证。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余热利用碳中和项目,30%用于如皋大型工业鼓风机新建项目,有望为公司带来收入与业绩的双提升。
金通灵于2010年登陆创业板,是国内专业的流体机械设备制造及工程总包、综合运营商,其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为发展灵魂,建有省级研发中心。近年来,依托高端高效的汽轮机、压缩机、工业锅炉、透平膨胀机、冷冻机等核心产品,金通灵逐步向节能环保、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集成方向发展。公司氢燃料电池业务与军工“核电宝”产品的开发也在不断推进中。
专注高端制造30年,金通灵已稳居子行业内第一梯队,收入规模从上市时2010年5.8亿元增长至2020年14.4亿元,10年复合增速GAGR达到10%。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更是同比增加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达68.16%。分析指出,业绩双增长在制造业以及疫情的背景下,公司在原有主业和创业业务上不断深耕和发力,显示出金通灵作为高端创新性制造企业的巨大潜力。
绿色金融积极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2020年,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其旨在重塑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为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项下创新推出了碳中和债,今年2月7日发行了首批64亿元碳中和债,拉开了碳中和债发行大幕。随后,诸多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6日,国内市场中共发行了110只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为1207亿元,“上量”之快可窥一斑。不仅如此,在近半年的时间内,碳中和债占绿色债券总发行规模的比重已高达44.77%,有效地引导了资金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在业内人士看来,碳中和债券作为创新品种,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据悉,金通灵一直在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断加大新能源产业布局。在绿色金融积极助力“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金通灵发行碳中和信用保护凭证可谓“应运而生”。
同时,在江苏省财政厅、南通市政府等各级政府现有补助政策的支持下,预计本次债券融资年化综合成本仅为2.48%。这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彰显出了管理层支持高碳行业转型,助力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坚定赋能“碳中和”产业升级 实现新兴制造的华丽转身
金通灵本次债券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余热利用碳中和项目,据专业机构综合评估,该项目建成运营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2万吨,节约标准煤3.42万吨;另外30%用于如皋大型工业鼓风机项目建设。
同时,金通灵本次是以自身拥有的14项发明专利及6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债券提供质押担保。部分业内人士直言,该债券有效推进了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让“无形资产”创造“有形财富”,撬动“智产”变“资产”。
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金通灵相关系统集成业务增加,将促进业绩的提升。金通灵曾公开表示,公司的风系统改造集成、余热余气综合利用、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集成、生物质制氢集成技术及开发中的二氧化碳超临界发电系统集成技术等都将在未来“碳中和”市场作出积极贡献。可见,金通灵正在逐步完成从一家单一产品的工业企业向一家综合性高科技企业的“豹变”。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正式启动交易,首日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申能集团等企业参与了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分析人士认为,碳交易的正式启动意味着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未来碳中和债与碳排放权市场的结合也有望逐渐加深,例如可推出挂钩碳交易价的浮息碳中和债等,进一步丰富绿色交易品种,扩大市场规模以提升交易积极性。
本文源自发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