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个选题的起因,是在疫后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我的一个读者来后台发问,因为他发现本来安稳的银行理财,竟然也能连日亏损。他问这是为什么。
由这个问题衍生开来,今天的内容也陪伴大家厘清:都是在银行APP的「理财」频道里按出来的产品,权益类、混合类、固收类、结构性存款类,到底有啥区别。
而当我们拿着一款一款产品亲测并请教银行人士,才发现了更多玄机。比如期限一样、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也一样的两款混合类和固收类产品,表面看似买哪只都差不多,但其实它们风险等级不同,且超额收益分配逻辑也大不相同。
相信即便是理财老手,也未必注意到过这样隐蔽却重要的细节。
以上三大问题,今晚给您一一解决。下面由浅入深地来说。
一、
尽管在理论层面理解“破刚兑”和理财产品的不保本不保息,但当亲眼看到自己的银行理财出现日亏损,小李还是感到新奇,并联系了我们。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这样的“稳健型”理财产品顶多就是收益低,但怎么会出现日亏损,而且据他说已经连续两天收益都是负值。
我们查了一下,小李的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和比例)除了相对安全的0%~40%的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外,还包括会形成一定波动的10%~100%的其它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及其它固定收益金融资产,以及或有的一些同业存单或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等。
并且根据规定,固收类产品要求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换句话说,也有一些银行的固收类产品还可能有不足20%的小比例,投向权益类资产。
所以,固收类的银行理财的确是稳健的,就像小李买的产品整体也是正收益的,但并非里头的资产是没有波动的,并且也可能出现短期小幅下跌。就像小李联系我们的那阵子,疫情影响了市场(包括债券市场),的确出现了一波调整。
小李买的是一笔T 1随时申赎的理财。但我想说的是,在现在的银行APP界面,对于净值型产品,即便是定期理财,我们也可以监测到每日盈亏了。比如我自己买的这款。
其实,以前我们买的固收类理财,所投资产在过程中肯定也是有波动的,只是在那时候的“资金池对接资产池”集合运作滚动发售的逻辑下,这些波动都是银行关心的事儿,跟我们似乎无关,每天涨跌多少既看不到也不关心,只管到期后拿到那个固定收益率就好。反正刚兑一直没破,银行理财也一直都按着那个固定收益率雷打不动地给了。
现在不一样了,变成净值型了,不讲“预期收益率”而讲“业绩比较基准”或“近X日年化收益率”了,同时收益也变得“可浮动”了,我们也能在APP上亲自监测那每日盈亏涨涨跌跌的过程了。
二、
既有涨涨跌跌,下面我们就来盘一盘各类银行产品的安全系数与收益能力。
从最安全的开始盘,依次为:结构性存款、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
结构性存款,名叫“存款”,顾名思义存款产品是要保本的,在银行那头也是计入表内的,所以大多数结构性存款的本金部分,50万以内,也是受国家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但这类产品毕竟又有理财性质而非一般存款,因此利息/收益部分是不受保护的。
结构性存款的“结构”里,会有一小部分资金挂钩金融衍生品,用来博取可能比存款本身高一些的收益(当然也有博取不到的概率)。比如买100块钱的结构性存款,其中有95块用于储蓄,产品到期后本金加利息达到100块,这部分就用于保本;剩下的5块钱用于挂钩金融衍生品,到期后由这部分带动收益。
再提醒一遍,结构性存款只是保本,但不保息,相当一部分产品干脆给的就是收益浮动区间,比如2%-5%,这中间的波动,就取决于挂钩的金融衍生品的收益波动情况。
权益类产品,指大部分底层资产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风险和收益自然都可能更高一些。银行们有了理财子以后,也许这些产品会陆续出来。权益类这趴大家都好理解,就不赘述了。
下面主要来说说,最主流的固收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
三、
举例子更好说明问题。下图是某大行代销自家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一款是固收类、一款是混合类。
看图说话。我们看到下头这俩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完全一样都是4.6%,期限就差一天而已,哪里不同?比较明显的是起点金额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混合类风险更大一些。
固收类产品的底层资产,就是上文说到的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其它债券、同业存单、资产支持证券、其它固定收益金融资产、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等。在这些固收资产里做文章,是更保守一点还是进取一点,一则,看各类债券的比例(一般产品说明书里会告知配比百分比上下限),二则,据说文章还可以做在“其它”“等”里面,就是没列举出来但也属于可投范围内的玩意儿。
我查了一下,银行在售的固收类产品风险等级基本都标R2,理论上不适合纯保守型(就是打死不能亏本的)投资人,适合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人;理论上也不保本。事实上呢,一则要说,这类产品银行运作得还是很可信的,迄今为止这类产品也都保本无虞;二则,我也不敢打包票未来,因为久期相对较长的债券,违约风险也在加大。
混合类产品的底层资产,就是固收类 权益类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或有)。
银保监会理财办法的规定是这样的:
- 固收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 权益类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比例不低于80%;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
- 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理财产品标准。
所以,如果大家判断大方向是权益市场向好,那混合类表现大概率就会更好;反之,它的风险也会大些。因此下图中权益类那款产品风险等级标了R3。
下图中的混合类产品用的是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给出方法,其实市面上还有很多混合类产品,给的是一个浮动收益率上下限,比如2.5%~6.5%,靠固收打底、权益资产去冲击可能的高收益。
提一嘴认购门槛的事。虽然上述这俩产品起点金额不同,但根据资管新规,随着时间推移,日后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将更趋近于公募基金,也可能会逐步降低销售门槛。
四、
下面主要来讲的门道,是很多理财老手都未必会发现的,上头两款产品的超额收益分配逻辑大不同。
经业内人士点拨,我们发现了这两款产品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三年期间4.6%以外的超额收益部分。并且,理财子公司对于4.6%超额收益部分截然不同的分配逻辑,表明了他们对产品风险和波动性较大差别的判断立场。
仔细阅读这两款理财产品说明书,笔者发现,前者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在理财子公司作为产品管理方收取的浮动管理费率中,规定了这样一句话:
“产品扣除理财产品总税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应缴增值税、应付销售手续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等,但不包括浮动管理费,下同)后,本产品年化收益率低于业绩基准(含),投资管理人不收取浮动管理费;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基准的部分,20%归客户所有,其余80%作为这家理财子公司的浮动管理费。”
言下之意,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这支产品的管理者,如果最终产品年化低于4.6%,虽然理财子公司不会给客户补上,但是浮动管理费就不收了。反之超过4.6%的部分,客户和理财子公司2:8分。
与此同时,我们在同样年化收益4.6%的混合类理财产品中,却发现该产品对于浮动管理费的收费的分配标准截然相反。
混合类产品明确:“产品扣除销售手续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后,本产品年化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4.60%(含),投资管理人不收取浮动管理费;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4.60%的部分,70%归客户所有,其余30%作为投资管理人的浮动管理费。”
比较二者措辞可以明显发现,前者固守类超4.6%的部分,客户拿小头20%,理财子公司拿大头80%;后者混合类,对于超4.6%收益部分,客户拿大头70%,理财子公司拿小头30%。
其实吧,在投资理财领域有两个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谁也不会承担与自己收益不对等的风险。
第二,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那么在混合类产品中,是什么让理财子公司宁愿放弃70%的超额收益,统统都留给客户?
上述资管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这种收益比例分配格局之所以成立,是理财子公司对这款产品底层资产超额收益的把握程度(换句话说也是不确定性程度)。也就是说,这款产品的部分资产投向标的的风险波动更大,带动其整体收益率达到及超过4.6%的概率是不同的。
- 超额收益概率高、但超额部分可能很少、同时产品本身风险相对较小的固收类,超额部分里客户拿得也少;
- 超额收益概率低、但超额部分可能会多一些、同时产品本身风险相对较大的混合类,超额部分里客户拿得也多。
嗯,想想还是很公平。
比如假设一下,固收类产品由于产品投资类别是收益较为确定的债权类资产,因此该产品到期后年化收益超4.6%收益的确定性大一些,但同时也很可能只能超那么一丢丢,几乎与4.6%持平。
可是呢,考虑到产品上亿元的募集规模,理财子公司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盈利逻辑可以被简单概括为——“苍蝇腿的肉赚得更有底气”,所以自己要拿80%,只给客户留20%。
后记
写这篇文章颇有感受的一点是,看产品说明书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能发现不少有趣的细节。
此外,未来随着资管行业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也许真的会开始有理财产品连本金都不能保证。所以也请投资者们逐渐养成买产品前先读说明书和风险提示性文档的好习惯。
顺便再赞一个上文中我举例的这家大行。在该行买理财时,要求客户下载产品说明书,并在该页面处停留60s,真心负责。虽然,我还一度以为该行APP遇到bug崩溃了……
作者:夏心愉
来源:愉见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