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提醒:本文内容仅对合格投资人开放!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昨晚普京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拜登之前的“渲染”并不是空穴来风。导致全球股市又开始有避险情绪了,咱们A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对兼顾收益和回撤控制的基金需求越来越大。今天,厂长就来盘点三家规模不大、近几年长期业绩优秀且注重回撤的私募供大家参考。
股票策略:青骊投资
首先来聊一家低调的私募青骊投资,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规模30亿。
虽然规模不算大,但青骊有多条产品线(趋势成长系列、稳健成长系列、宏观成长系列)来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青骊近5年公司收益达到207.13%,在此期间最大回撤为-17.54%。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回撤只是公司平均业绩层面上的,2018年因满仓价值股不择时,旗下基金大多都遭遇了20%以上的回撤。
由于当时是自营资金为主,并没有多少投资人在青骊的产品上“受伤”,但这也让青骊意识到控回撤的重要性。
青骊在2018年后进行了策略迭代,旗下基金在后续的投资组合中更加注重安全边际。
在最近三年的业绩情况来看,策略还是比较有效的,旗下绝大部分基金回撤都控制在15%以内。
目前青骊旗下有两位核心基金经理。
一位是青骊的创始人刘淼,他是中国第一代的 QFII 交易员,证券从业经验二十余年。所以他在投资中的收益来源主要靠自己的交易策略,这个策略不在于预判市场,而是重在市场发生变化时的应变。
他的投资组合里一般持股10-15只,单票不超20%,行业不设限,回撤控制目标为10%。
代表作产品成立于2016年8月,截至今年2月18日,基金累计收益为330%,年化收益超30%,最近三年的最大回撤为-11.48%,和他的回撤控制目标差不多。
可以看到除了2017年以外,基金已经连续4年跑赢沪深300指数,最近三年每年收益也都在40%以上,今年以来基金跌幅仅为-5.52%,刘淼的控回撤能力依然在线。
与刘淼不同,另一位基金经理苏雪晶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半年到1年的投资机会,偏自上而下。
他的投资组合一般持股40-50只,单票不超13%,单个行业不超30%,港股仓位20%以下,回撤控制目标为15%。
代表产品成立于2019年3月,截至今年2月18日,基金累计收益为133.49%,年化收益为33.5%。
今年青骊看好四个方向:
1、预制菜等消费品;
2、在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的大趋势下,看好国企改革相关标的,特别是估值较低,业绩增速能稳定在20%-30%的中字头大国企;
3、另外随着居民财富搬家,看好国内做资产管理相关的公司,泛电网投资。
4、碳中和的趋势下,看好电网相关投资,包括新能源车、电站等等。
要注意的是,刘淼作为交易型基金经理,如果管理规模太大会影响他的操作,所以随着管理规模的增大,后续对他管理的产品收益预期也得降低。
CTA策略:景上源
之前厂长量化CTA这块聊得比较多,最近咨询也有不少主观CTA的朋友,今天咱们就来看一家在主观CTA领域做的不错的私募景上源投资。
景上源投资成立于2013年11月,目前规模在22亿左右,其中CTA策略产品的规模在16亿。
这家私募主要做的是对冲和套利,擅长的品种是黑色、能化,投资风格偏自下而上,相对求稳一些。
套利更多集中在同一产业链里,比如在能化品种里做多空选择。
核心投研团队有较强的产业背景,旗下还有产业贸易公司给私募平台做信息支撑。
两位核心基金经理都拥有多年期货投资经理经验,擅长黑色以及化工产业链研究及相关交易。
他们共同管理的代表产品成立于2016年6月,截至今年1月28日,基金累计收益为216.93%,平均收益为22.83%,最大回撤仅为-12.94%。
基金最近5年每年收益都超10%,并跑赢同期南华商品指数,突出一个稳。
CTA产品的资金使用率在30%-40%,投资组合里弱相关性的对冲占50%,强相关性的套利占30%左右,趋势占比在20%。
另外单个品种持仓一般不超投资组合的10%,有效控制了产品的回撤。
现在这类对冲、套利为主的主观CTA私募很受欢迎,固收替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一下,主观CTA由于基本面分析占比较高,容量相对量化CTA也会大一些。
不过主观CTA这块尽量选择有产业背景的私募,投研人员最好在相关行业尤其是产业公司里有过工作经验,可以及时从现货/产业端获得一手信息,在基本面判断这块准确率会更高一些。
不然主观CTA一旦做反,投资人受伤的程度可不亚于去年被政策“反复拷打”的量化CTA。
债券策略:复熙资产
由于近期大部分投资人在股票市场都没吃到好果子,一些过往的高收益债券私募产品受到追捧。
但厂长也说了,一定要注意债券产品的收益来源以及风险。
今天要聊的这家长期业绩优秀的债券是复熙资产,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规模50亿。
核心基金经理罗思远是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后,长期从事信用债、可转债、国债期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具备多年债券、期货等投资品种的交易经验。
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旗下拥有偏股和偏债两个系列产品。
偏股代表作产品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今年2月18日,基金累计收益为200.75%,最大回撤仅为-5.97%,平均收益为27.6%。
连续4年每年收益20% ,穿越牛熊。
偏债代表产品成立于2017年10月,截至今年2月18日,基金累计收益为68.69%,年化收益为12.88%,最大回撤为2.69%,这只产品连续4年每年收益超10%。
无论是偏股还是偏债产品,虽然没有哪一年收益特别爆炸,但过去几年的持有体验确实不错。
长期业绩稳定和复熙的投资风格以及策略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投资组合上,复熙会采取资产配置的方式分散风险,持有的标的包括公募基金、城投债、可转债、产业债,并且持仓非常分散,投资标的一般都在100只以上。
另外复熙擅长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对持有的资产进行轮动,在具体投资中买入偏右侧,卖出偏左侧,留足安全边际,严控回撤。
偏股产品在公募基金的选择上主要以偏股或股票型基金为主,而偏债产品会配置较多的债券型基金。
复熙认为2022年宏观大环境是稳,他们预判市场环境整体有利于宽信用,城投中短期边际向好,他们持仓的城投债额外还有增信。
今年旗下偏债产品以中高收益,短久期为主,今年有一定的增信的城投债是他们的配置重点,另外也会预留部分现金资产用于北交所打新来增厚产品收益,这类产品的定位是固收 。
过去两年用到的低价转债策略给这类产品贡献了不少收益,但现在可转债估值较高,复熙去年11月就开始降低可转债的仓位,目前旗下产品可转债的占比较低。
偏股产品则会以城投债为主,加一部分定增基金和少量的港股ETF来增厚产品收益。
目前证券类私募已经超2万家,筛选私募的难度越来越大,厂长这边也会继续挖掘优质的中小规模私募给大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