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IPO企业批量撤回申报材料、监管重申提升保荐机构执业质量……IPO市场的每一次波动和监管表态都备受关注。有市场观点认为,近段时间的首发企业上市审核变奏,一定程度上也与审核标准再提高,审核控节奏有关。
监管从严之下,哪些企业IPO搁浅或冲击IPO折戟?记者据沪深交易所网站梳理发现,年初至今(按审核状态更新日期)注册制板块累计159个项目中止审核,暂时无缘IPO;89个项目审核状态为“终止”,上述企业此番IPO之行戛然而止。
其中,科创板IPO方面,46个项目中止,36个项目终止;创业板注册制IPO方面,113个项目中止,53个项目终止。与去年的情况对比,年内科创板IPO终止36单,近去年全年水平(41单终止)。
IPO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原因为何?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是多数企业IPO审核中止原因,而年内IPO终止审核的原因,多为发行人撤材料。还有部分项目,因签字保代被采取监管措施,项目受牵连,被按下暂停键,中止审核。
年内科创板IPO终止数量近去年全年
去年年底开市,注册制板块IPO企业掀起撤材料潮。
IPO审核状态的数据也揭示了上述情况。以创业板IPO项目为例,目前创业板注册制所有终止审核的76个项目中,70单为撤回,仅有6单为审核不通过。
发行人撤材料,或因IPO现场检查发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逾50家IPO企业因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其中有16家是因为抽中现场检查而撤材料。
与此同时,有市场观点认为,首发企业上市审核变奏,与审核标准再提高,审核控节奏有关。
记者对比发现,年内至今,已有36单科创板IPO项目被终止,数量接近去年全年。
据上交所官网数据,2020年全年,41单科创板IPO被终止审核,涉及泽生科技、博科资讯、白山科技等。而去年前五月,仅有傲基科技、宏晟光电、禾信仪器3单科创板IPO终止审核。
创业板注册制于去年8月24日开市。此后,直至去年年底,有23家企业终止审核,涉及网进科技、前进科技、晶台股份等。2020年无中止审核的创业板注册制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IPO终止审核的情况,集中出现在去年12月。
以创业板IPO项目为例,去年全年23家企业终止审核,其中12月当月就有14家企业终止,13家为主动撤回申请。
受保代被罚拖累,项目中止
年内中止和终止审查的IPO项目,都存在哪些影响IPO推进的情形?
通常而言,IPO中止审查原因包括: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的;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等等。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中止审查的科创板和创业板IPO项目,多因“财报更新”中止IPO,涉及华奥汽车、亚洲渔港、亚洲硅业等多家企业。科创板年内“中止审核”的49个项目中,48个属于因财报更新缘故中止。
具体到公司层面。例如,深交所4月初表示,亚洲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相关规定,本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也有个例。部分企业主动申请中止审核,例如依图科技。
公司拟申请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上:去年11月4日申请获受理,12月1日“已问询”,今年3月11日,因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依图科技IPO中止。市场曾有猜测,依图科技IPO搁浅,或与其红筹架构有关。
还有部分企业,因签字保代被采取监管措施,IPO之旅不得不暂停。
新三板转板股宁新新材就遇上了这样的事。公司拟于创业板上市,聘请的保荐机构为华西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华西证券任家兴、陈雯。
去年7月24日,宁新新材IPO材料获受理,8月21日更新状态为“已问询”。今年4月1日,IPO中止。
深交所网站显示,因发行人的签字保荐代表人被中国证监会依法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文件的监管措施,尚未解除,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本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保代被罚,因一宗可转债发行项目而起。证监会于今年4月初发布了《关于对任家兴、陈雯采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3个月措施的决定》。其中表示,二人在保荐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可转债项目,发行人证券发行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证监会决定在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6月22日期间,暂不受理二人出具的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文件。在此期间,中止审查由二人出具行政许可有关文件并已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
这意味着,宁新新材在今年上半年或无缘IPO。值得一提的是,宁新新材此前IPO也曾中止,去年12月底,因“发行人及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公司主动申请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今年3月中旬,发行人财务资料更新完毕,深交所恢复对其上市审核。
终止审核方面,多家企业为撤材料所致,鸿基节能、灿星文化、网进科技为因审核不通过而终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