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
日前,水滴公司正式提交赴美上市申请。招股书称,水滴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强和扩大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险业务、研发,目标是构建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从招股书中营收来源数据看,水滴公司2020年近90%的收入来自保险经纪业务。
水滴公司通过网络互助实现了其保险销售业务的流量变现。但就在上个月,其知名业务板块“水滴互助”宣布关停受到广泛的关注。业内人士大都认为,网络互助虽然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潜在金融风险不可小觑。未来,网络互助平台是否会被纳入监管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去年净亏损6.6亿元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北京时间4月17日,水滴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上市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为“WDH”,高盛、摩根士坦利、美银美林为其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2020年水滴公司实现营收30.3亿元,相比2019年15.1亿元增长100.4%;净亏损6.6亿元,其中主要支出为21.3亿元的营销费用。
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成立初期,水滴公司从筹款起家,并逐步发展为以“筹款+互助+保险”三大板块为主的模式。水滴公司之前的“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业务在国内知名度极高,给外界留下了一家以公益为初心的企业印象。
记者梳理其招股书发现,水滴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水滴筹、水滴互助和水滴保险商城。值得注意的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水滴保险商城“水滴保”所收取的保险佣金,其占比高达89.1%。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水滴保”与62家保险公司有合作,在线提供多达200种健康险和寿险产品。截至2020年末,水滴公司累计服务的保险用户数量约为7940万人,累计付费保单数达到3070万张。2020年,“水滴保”实现超过144亿元的首年保费,2018年、2019年,“水滴保”分别实现了10亿元、67亿元的首年保费收入,带给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22亿元、13.08亿元。
最近两年,太平保险和弘康人寿是水滴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中太平保险在2020年所付佣金占水滴总营收的24.9%,是水滴2020年的第一大合作伙伴。其次为弘康人寿,所付佣金占2020年水滴总营收的11.1%。
虽然水滴筹平台并未产生任何盈利,但其在为水滴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引流方面有不可小觑的能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超过3.4亿人通过水滴筹累计为170多万名患者捐款370多亿元人民币。由于水滴筹对筹款患者是零服务费,所以水滴筹业务未产生任何收入。尤其是在个人大病求助方面,水滴公司通过水滴筹为重病患者提供免费筹款平台,患者或其亲友可在水滴筹上发起求助,并通过社交网络发布筹款链接。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水滴筹为水滴保贡献的流量比例分别为46.5%,23.0%、13.0%;互助的流量比例则分别为38.6%、12.4%、3.6%;通过第三方渠道合作的导流占比则为1.9%、34.8%、44.9%;消费者自然流量和复购为13.0%、29.8%、38.5%。
网络互助平台应纳入监管
水滴公司业务中的水滴互助曾是中国知名的网络互助平台之一。不过,距水滴提交IPO申请之前一个月,水滴互助宣布关停,这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2016年起,网络互助行业迎来爆发期,各类平台不断涌现。
2020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文表示,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银保监会强调,要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尽快研究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互助平台已通过相关主体拿到保险中介牌照,开始发展保险产品服务,能较好地满足参与人的风险保障需求。同时,网络互助设计上与商业保险越发相似,而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因此,网络互助平台难以回避合规成本和环境风险。
小花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苏筱芮认为,目前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寡头效应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逐步呈现出强者愈强的特征;二是经营压力,目前来看,伴随着互联网公司的流量逐步见顶,新增流量带来的边际效益开始递减,对企业而言性价比也开始下降;三是监管形势,目前监管已释放出信号,即网络互助平台即将遭遇严监管。
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网络互助平台的终局有两条路:一条是成为持牌机构,在监管框架内展业;另一条则是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遭洗牌出局。
对于未来监管层是否会将网络平台纳入监管,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财政部PPP专家库第一批法律类专家周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艾瑞咨询的一项公开调查显示,在独立第三方保险分销平台和大病众筹平台中,水滴保与水滴筹的品牌知名度均排名第一。水滴的优势在于保险科技、广大客户群和优质廉价的中介服务。虽然其金融属性突出,但由于网络互助不是保险,因此未来监管是不会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