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追捧的英国精英教育,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噩梦 6年亏损45亿美元 LG正式退出智能手机市场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2020年度累计向小微企业减费让利近9.33亿元 面对面丨吃自己的饭 花自己的钱 干村里的事儿……跨越千里 她“替父圆梦” “院士天团”,为“苗苗苗”代言! 新疆棉花为啥好?原来,跟气象条件有关 郑妮娜力成为中国田径首位归化选手!中国体坛归化运动员已达两位数 【我在中国当大使】“约旦赞赏中国减贫经验” 忘记全世界,也会记得你,欢迎“回家”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贵州遵义:火红的辣椒映出红红火火的日子 全国铁路迎返程客流高峰 4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1425万人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难忘山谷里的“纪念馆” 官方捐赠渠道已开通 云南瑞丽防疫一线需要这些物资→ 福建漳州发生森林火灾 明火已全部扑灭 无人员伤亡 云南发现萤火虫3个新种、4个中国新纪录种 人民网三评"英烈保护"之三:国际共识,坚守底线 国家卫健委:各地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3997万剂次 双星伴月!土星、木星和残月天空将组“歪嘴笑脸 为了更深的铭记,为了更好的前进 【我在中国当大使】“约旦赞赏中国减贫经验” 原墅家乡墅打造最具含金量建房开工节! 广汽菲克3年亏50亿,已资不抵债丨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20连板顺控发展收监管函:董事长女儿违规买卖公司股票400股 双星伴月!土星、木星和残月天空将组“歪嘴笑脸” “盛世如你所愿”——清明之际的追思和告慰 男子潜逃20年终落网,“立功”的竟是网名 焦点访谈:十六年的寻找 本周南方再陷阴雨“车轮战” 东北气温大起大落 “00后”开始立遗嘱:理性看待生死,也求心理安慰 扫码接力 为英烈们献花 青平:心怀感恩,致敬英雄 最新!“为烈士寻亲”活动已找到22位烈士的亲属 一座遭遇两次疫情封城的边城——云南省瑞丽市疫情防控追踪 新华网评:他们的名字 我们的历史 梨花风起正清明 家祭无忘告英烈 张艺兴黄磊黄渤成立合伙企业,名字为“大玩家” 人民论坛网评 | 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星火相传 新华网评:他们的名字 我们的历史 高擎法律利剑 捍卫英烈荣光 他们在烈火中永生(红色之旅·百年记忆) 工信部:到2023年底,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 绑定实名即可“加油” 北京明起推出散装汽油购销App 探访安徽小岗村:改革创新基因的代际传承 人民论坛网评 | 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最新!“为烈士寻亲”活动已找到22位烈士的亲属 缅怀,为了更好的出发 波兰华沙机场一客机疑似出现爆炸物 超100名乘客被紧急疏散 台铁事故50名罹难者中48人确定身份 人民论坛网评 | 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安徽六安一大客车侧翻致多人受伤,事故原因正进一步调查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中国家长追捧的英国精英教育,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噩梦

2021-04-05 18:11:20来源:第一财经

价格飙升的学区房、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博弈、低龄化留学潮,以及各种“海淀妈妈”、“虎妈”、“鸡娃”的教育焦虑,使得中国教育“内卷”化被越来越多地讨论。与此同时,精英教育得到全球新兴经济体更多父母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教育视为一种投资与消费。

一批批望子成龙的中产家庭把孩子送往英国,这些中国家长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认可的精英,而英国私立学校符合他们对传统、贵族、学术的精英教育的想象。

伊顿公学

移居伦敦14年的北京人李爽,做过13年记者,是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世俗意义上说,她是成功范例。两个女儿都上了英国顶尖的私立女校,但她却试图以学者身份探究,全球语境下的精英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

她自认为不是一个焦虑的家长,但这些年,一直旁观中国教育的她,忧虑感也在扩大,“我最忧虑的是,最稳得住的英国人是不是也要加入夺去孩子们童年和笑脸的国际潮流。”

在新书《成就孩子:好学校为什么重要》里,她试图给出一些学术性的观察和分析。这不是一本指导性的留学升学指南,而是一本20多万字的社会观察纪实。她从两个女儿在英国就读的教育经历、中国陪读妈妈群生活状态,以及大量个案、实证、采访、对谈和资料索引,勾勒出英国私立教育复杂而立体的面貌。就像她说,“教育从来都不是平面的,单一的”。

她发现,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到海外接受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总是不自觉地把国内的教育观念代入,生出许多担心、争执与不理解。他们先是担忧孩子能否适应,发现学校足够自由后,又担心孩子成绩不够拔尖,担心英国教育环境太宽松,不能如愿考上藤校或罗素集团大学(全世界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著名高校联盟)。

她也发现,英式精英教育不仅被中国很多家庭追逐,也得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中上产阶层及新中产阶层的青睐。究其原因,英式精英教育在音乐、体育、美术、戏剧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塑造”,能提高孩子综合竞争力,形成上流阶层的品位和审美。进入这个圈子,意味着进入未来可能形成的“封闭式内循环”,孩子从小就跻身某个阶层。购买这种完整而成功的教育品牌,相当于投资,可谓物有所值。

在上一本书《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的写作过程中,李爽访问过很多英国私立教育学校校长和教育专家,并与英国教育标准局主席克里斯汀·瑞安女勋爵成为朋友,她们花了很多时间探讨“精英教育”市场,分析世界各地学校教育的优劣利弊。

李爽认为,如果精英教育只限于教育本来就很出色的学生,那并不是真正好的教育。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如同一个模板一样出色,也不是真正正确的教育,“英国本土尽量在淡化阶级烙印,精英主义如同种族歧视,属于政治不正确。在全球化的今天,英国这种矫枉过正也算一种进步。”

她在书中写到一个案例,十多年前,一对在北方城市做生意的父母将11岁的独生子送到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就读,他们为此付出的是一年半的疯狂补习英语、刷题和面试,以及100万元的高昂费用。

男孩如愿进入英国百年私立学校就读,成为留学中介宣传时的“神话”。但没人知道,男孩如何忍受父母为自己花费重金的心理压力,也没人关心他的孤独、无助,他没有社交,没有朋友,跟父母也说不上话,活成一个隐形人。现在,男孩在英国读完大学早已回国,他的名字和他曾经制造的“神话”,成了一段黯淡的历史。

“这样的故事,在十年后的今天仍在上演。”李爽说,对很多家庭来说,孩子进入英式学校就读,就像是进入了成功与荣耀的保险箱,给自己贴上了社会分层的标签,充满志得意满。但很多故事只是开始,并不代表结局。

她认为,即便英国高等教育和私立学校已经是世界性的金字招牌,但也存在教育阶层固化的问题。正视每一种教育的利弊,认清教育的本质,会缓解教育的焦虑,“选择任何一种教育都是一条不归路,都要坚守内心,咬牙走到最后的时刻,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足以论成败。套句俗话,家长们需要更多的平常心。”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