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宝琛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在3月27日举行的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表示。
对此,郑建邦解释道,向外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全球制造业产业格局正发生显著调整。向内看,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如果没有先进的制造业作为依托,无论是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此看来,抢抓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高端业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郑建邦说,要深刻理解中共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工业革命提供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我国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更多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与此同时,郑建邦表示,当前,我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产业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抵御外部风险,提供了坚固依托和强大动力。但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比如,产业链政策协同性不足,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不强、不稳、不安全的风险逐渐凸显。
鉴于此,郑建邦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文章。
第一,要做好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这篇文章。从国家层面加强产业链整体规划,明确不同类型产业链的发展路线和具体方案。尽快梳理重要产业链存在的关键短板,集中资源,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建立健全产业链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推动区域间要素一体化流动和配置,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和关键产业链在全国合理布局。
第二,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这篇文章。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市场规模巨大、创新资源丰富、配套体系完备的经济优势,加快在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等关键领域“补短板”。同时,强化产业链核心环节安全管控,在重点领域建立产能备份,着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放大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锻长板”。
第三,要做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这篇文章。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持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下力气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组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
第四,要做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这篇文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新高地作用,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用好“一带一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区域合作框架,吸引全球优质企业加大对我国产业链短板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和风险预警,在合作共赢中提升我国产业链安全水平和竞争力。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