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重磅发声: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 特斯拉OTA升级 为提升御寒能力 母公司财务报告出炉 股价几近腰斩的完美日记能否继续完美? 3亿国人“睡不好”、睡眠问题“缠”上年轻人甚至小学生,专家呼吁携手应对焦虑 强强联手你追我赶!全球“电动汽车蓝图”画到啥样了 未来五年,“老有所养”将有更多答案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 均为境外输入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调控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周总理愿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而梅兰芳的回答让人意外 控股股东增持8.18% 顺周期下浙商中拓估值有望提升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东阿阿胶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 联诚精密2020年度净利同比增55% 拟10转3派4元 中东部雨雪降温过程即将结束 22日起气温将逐渐回升 沙尘天气不分国界 14年前中蒙两国合作治沙就开始了 格斗职场真人秀来袭 年薪25万美元的工作花落谁家? 专家学者解读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超九成小学生睡眠时长不达标 谁来帮帮特“困”生? 江苏打出“组合拳”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国日报网评:通力合作是众望所归 一意孤行只会孤掌难鸣 北大光华2021MBA全国公开课首站开讲 学者析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禁塑”工作意义深远,专家呼吁——“禁塑”需要你我参与 中东部雨雪降温过程即将结束 22日起气温将逐渐回升 在青岛港逐浪的年轻人:矢志为港口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教育扶贫 传递力量 孕育希望 中国驻加使馆批驳美驻加使馆临时代办涉加公民案言论 甘肃三年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303起 浙江实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码管理 中国消化健康指数制定项目启动 助推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进程 专家学者解读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七〇六所跨网互联等案例获选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局面可期 广西多举措招聘助力3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安徽合肥将实施巢湖综合治理三大工程 推进生态修复 让残障群体共享信息时代的阳光 李兰娟谈智慧应对老龄化:建立个人“健康生命云” 国家稻米联盟发布2021年工作计划 以补链助稻米高质量发展 人民论坛网评 | 挖掘光荣“纪念章”闪耀的精神富矿 中国驻法使馆:反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台湾当局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广州南沙将造中国最大综合科考船 沙尘天气不分国界 14年前中蒙两国合作治沙就开始了 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图片展在白俄罗斯开幕 《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0》发布 白血病占首位 百年瞬间丨新中国第一坝的建成 @老中小三代,未来5年人均预期寿命如何提高1岁? 中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三大项目启动 三星堆上新了!两个坑已震惊世界,六个坑还将有何重大发现? 西安老城区寻路转型:“创新驱动”注入“抗衰因子” 中国内地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广州 中国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 造林绿化带动产业富民 探访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实验室搬至田野 “黑科技”助寻古蜀之谜 于学军:“十四五”加快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易纲重磅发声: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

2021-03-21 13:11:05来源:第一财经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表示,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格外紧迫。一是,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二是,需要及时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易纲称,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

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大

“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谈到近年来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

具体看,易纲表示,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

易纲认为,货币政策既要关注总量,也要关注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在保持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的基础上,货币政策能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一定程度的定向支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实施了多项措施,有效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就业稳定。

此外,易纲表示,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在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抑制金融风险的滋生和积累。

另外,易纲强调,货币政策需要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营造适宜的环境。总体看,当前,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

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0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约合2万亿美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约合12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易纲表示,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格外紧迫。一是,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

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

“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他表示。

二是,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国际研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等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

易纲认为,一方面,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扰动经济增速、生产率等变量,导致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更为复杂。这是在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上面临的新课题。

易纲指出,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我们正在与欧方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在G20下也将讨论这一问题。”易纲称。

二是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目前,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已经要求按季度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同时金融机构需要报送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

易纲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此外,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易纲指出,金融稳定方面,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外汇储备投资方面,将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

另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同时,深化国际合作。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在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边机制下深化国际合作。我们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增强他们支持自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