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逃离北上广”,还是“涌向北上广”?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会发生矛盾吗?
3月18日,在北大国发院召开的第56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两会之后的政策与经济”中,北大国发院院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称,城市化2.0有两个趋势,既有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城市化区域集中的趋势,又有人口跨省流动基本上平稳,返乡创业开启全面乡村振兴进程。
姚洋认为,城市化就意味着,经济正在从低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转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还由此带来集聚和创新效应。这样的转型能自动带来经济增长。
在中国过去三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和消费的贡献都很大。根据国家提出的2035年规划,城市化带来的消费增长,足以弥补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下降。
从全球趋势来看,全世界人口分布也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格局,美国、日本均是如此。
姚洋称,在未来中国围绕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会形成七个大的城市化区域。到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5%,中国会有60%以上的人集中在这7个区域。对中国经济来说,进一步集聚意义非凡,会带来更大的效益,中国的经济地理会发生巨大调整,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增加,非城市化区域会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认为,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之间并不矛盾。
具体来说,从未来来看,人口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集中,虽然总是有“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但实际上,仍然是“涌向北上广”,或者说这个区域还在吸收劳动力。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就地就业,实现就地的城乡一体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姚洋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的再集中,向城市化区域集中。另一个是1800多个县市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未来会实现县城和村庄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