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1%。
“从同比数据看,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总的来看,1至2月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积极因素持续增多。在低基数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
刘爱华表示,1至2月主要指标同比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爱华称,首先,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显现。今年以来,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局部聚集性、散发性疫情,但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宏观政策实施有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第二,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第三,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第四,从统计上看,上年同期基数跌落影响较大。
对于下阶段经济走势,刘爱华表示,从具体指标来看,去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下降6.8%,在低基数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加上国内经济稳步恢复,预计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问题不大,全年经济增速或呈前高后低走势。
国元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徐颖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高达18%,之后逐渐回落,预计到年底将回到潜在增速区。
货币政策以稳为主
“经济增速大幅回升不意味着经济大幅好转,微观主体可能依然比较困难,形成宏观和微观的反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这就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关键在于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将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货币政策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今年货币政策的重心已从上年的及时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转向把握好经济恢复与防范风险等目标之间的综合平衡。“这意味着在今年全球疫情有望进入下半场、世界经济普遍进入反弹周期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是大方向,政策重点也将随之切换,但整体的政策基调依然是稳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