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我国民航业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尽早制定中国民航业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方案,推进民航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刘绍勇对记者表示。
上述建议,也是刘绍勇此次两会递交的其中一个提案。
民航的碳排放压力
刘绍勇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但当前面临的一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民航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的制定及实施。
一是面临资源配套瓶颈。近十年来民航可用空域资源供给不足和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不仅影响航班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而且增加了碳排放。“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全民航每减少1分钟滑行等待时间,每年可共减少19.4万小时等待时间,减少油耗约4400吨,折合碳排放1.37万吨。”
二是面临国际谈判压力。刘绍勇透露,目前,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航空协会提出的全球航空碳减排抵消机制的目标和实施方案,未能充分尊重各国发展实情和能力,容易造成国际航空业不公平竞争。“鉴于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化特性,行业主管部门需参与国际航空碳减排市场机制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谈判工作。”
三是面临碳减排壁垒。民航业受飞机、发动机等技术制约,以及空域、机场等运行条件和协同机制制约,航空公司自身减排手段有限;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应用同样受到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市场供需因素的影响;市场碳补偿机制将直接推升企业的碳成本。
因此,刘绍勇建议,在制定中国民航发展的碳排放指导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中国民航的发展实际,保持行业发展与控制碳排放的平衡;同时加快实施空域改革,推广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经验,提升机队运行效率,推动可持续燃料、飞机等新技术变革。
此外,刘绍勇还建议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碳市场建设整体部署,由行业拟定纳入国际、国内碳市场的进程计划,拟定行业碳排放统计、监测、报告和配额分配等相关制度,促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建立航空业碳排放交易管理平台,利用各类资源尽早实现民航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支持国产民机运营
今年两会,刘绍勇提交的另一份提案是建议全力支持国产民机运营。
目前,国产民机的研发制造和商业运营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去年6月28日,包括东航在内的国有三大航同时引进国产支线ARJ21飞机并投入商业运营。今年3月1日,东航与商飞公司签了署C919飞机购机协议,成为C919飞机全球首发用户。
“国产民机正加快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新时代,而发展国产民机事业,研发制造是第一步,商业运营是第二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刘绍勇对记者指出,国产民机在交付后实现规模化运营,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取得市场和商业运营的成功,就必须加大对其运营的支持力度,探索符合国产民机实际的运营模式,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与航空公司运营要求,另一方面,在健康运营中持续提升国产民机的核心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一个全新的机型在投入使用初期,都有一个“可靠性增长期”,在这段时间内通常会遭遇一些这样那样的故障和问题,而随着使用磨合的增加,飞机的可靠性也会不断提升。因此,欧美国家在一个机型设计运营初期,都会给予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而我们的国产民机在商业运营中,还存在不少配套政策短缺、商业模式还不成熟等问题。
“好飞机是造出来的,也是飞出来的,建议国家统筹研究出台一系列定制化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航空公司、制造商等各相关方的积极性,解决好安全性、经济性、适航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刘绍勇指出。
一是建议创造高质量发展的航空运营环境。对国产民机所需航权应当全面开放,不受通航点数量限制;为国产民机运营按需专门配置优质时刻资源, 以及形成国产民机专门的管理体系。
二是建议创造全方位的财税支持政策。对国产民机运营给予减免流转税、免除民航基金以及减免起降费、提供免税航油等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国产民机的支持力度,做好机场周边交通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便捷旅客的出行需求。
三是创造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撑体系。支持航空公司在国产民机规模化运营初期优先选择在主基地运行,以增强运行保障能力;支持制造商建设技术支持和现场援助专业团队,建立对标世界一流的客户服务体系,向航空公司提供航材备件、机务维修、现场支援等综合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