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格局的过程中,消费对于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统计了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后发现,2020年社消总额前十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杭州。其中,上海、北京、重庆均超过万亿元大关,广州处于9000亿元梯队,深圳和成都位于8000亿元梯队,第十名的杭州也达到了5973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各地的消费基数有了很大变化。其中,重庆和深圳提升幅度较大。在新基数的基础上,叠加疫情影响,2020年十大消费城市的排名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三市超万亿
数据显示,2020年,有三个城市的社消总额超过了万亿元大关,即上海、北京和重庆这三大直辖市。这三座城市常住人口均超过了2000万大关,人口总量大,消费也多。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0.5 %。分行业看,2020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7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78.28亿元,下降19.6%。
按照“十四五”规划确立的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上海将沿黄浦江东西联动、南北协同,围绕南京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新天地、豫园、小陆家嘴、徐家汇、北外滩“两街四圈”,聚焦城市中央活力区,打造一条世界级消费“金腰带”,使之成为云集国际国内精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吸引全球消费客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
在今年“就地过年”的倡议下,春节期间留沪过年者大增,高涨的人气使得上海新春市场消费旺盛。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同比去年1月24日至30日),沪上390家零售重点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76.1亿元,同比增长1.2倍。
2020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4亿元,下降8.9%,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12844.7亿元,下降7.1%,降幅收窄3.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871.7亿元,下降29.9%,降幅收窄7.8个百分点。
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以11787.2亿元的社消总量大幅领先广深,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同时,重庆1.3%的社消增速,在十大消费城市中高居第一。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重庆拥有3000多万人口,而且经济发展强劲,目前重庆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周边人口大幅往主城区集聚,每年增量都很大,势头很猛。在本地城镇化过程中,这一群体带来了非常大的购买力。
当然,从人均消费来看,重庆与广深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
2020年,广州和深圳分别以9218亿元和8664亿元位列第四、五位。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有着全国最好的专业批发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广州全市共有713个专业市场,市场商户逾80万。这些批发市场一边连接着珠三角30多万个大大小小的工厂,一边吸引着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客商。
彭澎认为,广州的展贸优势也有助于广州的消费中心辐射全国,面向全球。
第四次经济普查后,深圳的消费数据调高了不少。2020年,虽然深圳消费下降了5.2%,但仍然超过86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五。
多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
苏州的社消总额达到7702亿元,位居第七。值得注意的是,十大消费城市包含了3个直辖市、6个副省级城市,只有苏州是普通地级市。事实上,苏州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四个一线城市,高居全国第五。在强大的购买力基础上,苏州的消费升级不断加快。
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化妆品类、照相器材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6.8%、51.1%、68.3%、14.6%和105.3%。
来自长三角的两个副省级城市南京和杭州也都位列前十,其中南京以7203亿元位居第八。南京消费总量高的一大背景是,这几年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和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南京经济腹地很大,经济首位度也在提升。
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以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也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交通发达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就畅通了。南京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都市圈发展,有利于拓展经济腹地,也有利于南京社会消费的增长。
牛凤瑞说,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城市的人是在大城市消费的,这样一来,大城市的消费中心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很多商品的服务供应,就依赖于大城市,因为中小城市没有规模化的需求,在提供服务上就不是特别合算。也因此,以大城市为依托,吸引周边的中小城市、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消费,是客观规律。
牛凤瑞分析,城市不仅是工业制造业中心,也是消费中心,特别是高端消费,需要有一个基本的门槛,如果消费需求太少,就无法形成规模化供给,效率就会降低。
在此情况下,近年来,各大中心城市也在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纷纷发力。
其中,早在2018年4月,上海就发布了《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通过实施首轮三年行动计划,开好局,起好步;未来通过滚动实施若干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消费满意度,最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根据杭州市今年1月发布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杭州市锚定发展新坐标,立志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山东日前也提出,要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北方消费中心和重要国际消费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