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私募与公募同跑,管理规模提升和头部效应再度显现。《证券日报》记者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发现,截至目前,证券类百亿元级私募阵营再度扩容,其机构数量已增至74家,其中,有私募更是在半年内跻身头部阵营;与此同时,从业绩表现来看,百亿元级私募整体平均收益在近一年为46.86%,更有23家私募同期收益超50%。
多位私募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信贷宽松环境下,居民储蓄搬家迹象愈加明显,一方面在于供应有所宽松,另一方面私募的投资能力和市场赚钱效应引得资金青睐;可以看到,目前私募业的管理规模大幅提升,且头部效应再度显现。
“年轻化”趋势明显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目前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增至74家,近期新增的百亿元级私募包括睿璞投资、天演资本、泓澄投资等,和谐汇一取代衍复投资成为最快晋级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用时不足半年。
与此同时,在这74家百亿元级私募中,有7家被中基协提示机构存在诚信信息,异常原因包括: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以及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等。
从分布来看,上海地区有32家百亿元级私募领跑全行业,数量占比为43.24%;北京有18家,占比为24.32%。占比超过10%的还有深圳,有9家,占比为12.16%。
近两年,私募业与公募业同跑,管理规模提升和头部化效应均有所显现。其中,私募业“年轻化”趋势也比较突出,据私募排排网统计结果显示,有64家百亿元级私募成立时间不足10年,也就是说“年轻”私募数量占比高达86.49%。例如,和谐汇一资产成立于2020年6月份,在8月份完成备案登记,成为备案不足半年就晋级百亿阵营的首家私募,此前规模最快突破百亿的私募为衍复投资。
此外,有10家老牌百亿元级私募成立时间超过10年,分别是外贸信托、中科招商、东方港湾、林园投资、彤源投资、淡水泉、星石投资、上海大朴资产、银叶投资、鸣石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方面,年轻新锐不输资深老牌,石锋资产、林园投资分列榜单冠亚军。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有净值更新的60家百亿元级私募近一年平均收益为46.86%,其中,股票策略私募近一年平均收益更是高达56.37%。从高收益私募来看,有41家百亿元级私募近一年平均收益超过30%,更有23家私募平均收益超过50%,最高收益超过120%。
主观与量化策略成为赢家
记者获悉,在百亿元级私募阵营扩容的背后,按策略分类,主观和量化策略机构数量增加最多,其中量化策略百亿元级私募数量目前增至6家,而在2020年前,也仅有3家,其他百亿元级私募多为主观策略。
盈诚投资基金经理张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百亿元级私募阵营扩容,对应的主要策略既有量化也有主观,且顺应机构化发展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需求增加;受益政策、市场赚钱效应等因素,私募基金借助精品化多元投资策略,能适应多种市场情景,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绩效,从而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和更多资金。二是供给宽松;行业发展需要更多资金参与,进一步提升活跃度,A股、大宗商品、衍生品等为私募基金各类量化或主观策略,提供了更多工具,适用更多元化策略,力争适应不同市场情景。三是私募基金在动态竞争中,保持着较高的集中度。优秀的私募基金绩效,通常既有管理人自身的阿尔法,也有借市场的贝塔;私募基金管理人保持基业长青必备的所有内功,保持策略的及时有效迭代,更可追求长胜。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向记者表示,近两年百亿元级私募机构数量大增,主要是由于信贷宽松和股市短期赚钱效应持续共振导致,在此背景下居民储蓄搬家大幅提升了公募、私募基金的渗透率,从而出现了一大批百亿元级私募机构。但从差异点来看,主要在于不同策略及超额收益能力导致的差异,例如有部分机构依靠对冲打新一年增加几百亿元规模等。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短期居民储蓄搬家力度过大,且其中夹杂着杠杆率提升,后期不可持续,未来机构间发展必将进一步分化。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叶远声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百亿元级私募阵营扩充,一方面得益于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资产配置结构的变化,还有就是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A股市场走出了结构性牛市行情,价值投资在A股的有效性大幅提升,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差距开始得以显现。
叶远声介绍说,从近两年私募行业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特征:一是量化投资迅速崛起,尤其是量化对冲基金与其它策略相关性低,且在不受股市涨跌影响下,依靠的是获取超额收益能力,风险可控收益稳健,深受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青睐;二是头部效应愈演愈烈,资源向头部私募倾斜,百亿元级私募队伍大幅扩容的同时,还诞生了多家千亿元级私募机构,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头部私募机构为了保护投资者开始暂停申购拒接资金。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