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选择,文思是其中一个。
在英国读完本硕后她留在了北京,从事的行业是市场品牌,先后就职于一家已经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电商平台与一家内容资讯平台,但在去年选择离开。
“工作上有变动,加上2020年的疫情,干脆决定回南京了。”文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目前就职于一家联合办公领域的创业公司。
“我想要的生活,不一定北上广深才可以拥有。”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定居成都的晓丹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尽管一线城市仍是许多年轻人逐梦未来的地方,但新一线正在崛起,随着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向新一线甚至二线城市下沉,就业机会增多,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等资源在不断完善,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可能。
近日,包括BOSS直聘、脉脉在内的多家招聘平台与职场平台发布关于人才流动趋势相关报告称,在人才流动和争夺中,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得到持续。2020年,新一线城市相对一线城市的平均人才流动率为1.20,为2017年发轫的“人才大战”以来最高水平,人才净流入规模较2019年提升12.1%。
在2020年分城市人才净流入排名中,深圳、杭州、上海、成都、北京分列前五。值得注意的是,除以上城市外,长沙、贵阳、郑州、西安、济南、佛山、苏州、三亚、合肥等“非一线城市”,成为很多职场人就业的选择。
新一线崛起,选择更多了
文思介绍说,现在她就职的联合办公企业此前是全球化管理,但已在寻求本土化转型,建立中国自己的管理团队和体系,在新一线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都有区域办公地点,南京区域总部统一汇报给上海总部。“目前公司的发展前景不错,客户包括一些500强企业,星巴克、德克士等,以及字节跳动这类大厂。”
文思认为,南京从事互联网科技相关行业的机会并不少,阿里、字节跳动、京东、小米各大厂都在南京有区域办公点,南京也是苏宁总部,另外也有大量外企在这里落地。
新一线的发展让就业机会增加了, 生活成本降低了。倒数几年,因为一线城市人才多,大部分互联网大厂都扎根北上广深。
但一线城市土地紧张、生活成本过高,为了公司长期发展、员工福利,近几年,各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将许多业务迁往新一线、二线城市。
而在深圳游戏行业打拼多年的宇文,终于在这个春节前做出了决定——去成都发展,“快节奏导致深圳比较像打工城市。”
选择离开时,宇文考虑了多个城市,分别是武汉、杭州、成都、重庆和广州,最终选择了成都。“成都工资不算高,但游戏氛围比较好,行业前景明朗,而且游戏外企多,用心做游戏,对个人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他比较中意的公司是育碧(ubisoft)和腾讯。
腾讯在成都设立有很多业务部门,包括WXG(微信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等,其中游戏业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成都的IEG天美游戏工作室孵化了“天天”系列产品,以及长期霸榜的《王者荣耀》。而育碧(ubisoft)是总部设在法国的一家跨国企业,曾成功开发了《刺客信条》。此外,成都本土的游戏公司也有很多,包括迅游、天象互动等。
不仅是游戏领域,在新经济加速发展下,一大批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成都落地。早在十年前,成都已经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中心之一,更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巨头落户,而近年来巨头扎堆来蓉的速度还在加快,不久前包括腾讯、网易和字节跳动在内的众多巨头都先后跟成都签约,加速在成都布局,滴滴也在去年投资100亿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西部创新中心。
一线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向新一线、二三线城市转移,给这些城市带去了大量的职业机会。另外,新一线的互联网创业也如火如荼,也让当地就业市场拥有了更多活力。
任航此前在北京进行自媒体创业,一年前他选择将公司搬到了成都,离开的原因是:“机会太多,员工跳槽频繁,流失率太高。”他喜欢成都的美食,同时成都的优势还在于租金,“办公楼租金便宜,和北京同样的价格,在成都市中心租到了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
可以说,新一线更具性价比的租金吸引了众多公司迁移或创业,对城市人才吸引力来说无疑是正向加成。新一线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房价也在承受范围内,人才开始向新一线流入。
晓丹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及,自己曾经的计划是“回国首选去北上广”,但后来她选择了成都,“成都的发展太快了,几年前是一个样,回来又变了一个样,机会也很多。”当然,她补充,“最现实的因素还是,靠自己不可能在北上广买得起房。不希望我父母拿出积蓄给自己买房。”
而曾经在深圳腾讯工作三年,负责某产品业务的杨璐,因为遥不可及的房价,选择去了长沙,“一方面离家近,另一方面好买房”。长沙被称为省会房价洼地,虽然低房价并不是“吸引人”的最重要原因,但它却是“留住人”的实实在在的原因。
新一线到底怎么样?
在知乎有关话题的讨论中,不少答主提及新一线、二线城市的问题,但瑕不掩瑜,不后悔的人还是占大多数。
例如,答主白裳从北京回到成都,他认为,和北京比,成都工作机会和发展的确有一定差距。但“在北京是生存,在成都是生活”,成都的生活虽然可能没有想象的光鲜亮丽,但也挺好,“实际能存的钱远比以前多。……经过一年多规律生活,高尿酸、重度脂肪肝都没有了。”
而答主Zpuzzle的看法是,“如果对生活品质有一点要求,并且可以确保自己在省会城市活得还不错,那么有些事情只要能想通,离开北上广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新一线可能性是很多,但是只能跟它自己过往或其他二三线相比,不能跟一线去对比,差距还是有的。”回到南京的文思对第一财经说。
但她认为,回到二线城市生活上比较安逸,自己的时间多了很多,虽然机会一定不会像北京那样多,平台会变小,天花板降低了。
虽然新一线有了大厂的区域分部,但大多数新一线的岗位都是关于业务的,拓展、地推、销售类岗位居多。
“我做的行业是不太能被量化的东西,在一线积累的资源到了新一线不能发挥,因此会有局限。”文思谈到此前回南京,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南京也有抖音、头条、幸福里等项目,但区域和总部完全不同。这边的业务都需要去拓展,地推,工作内容是天天去见一些KOL(关键意见领袖),见本地的企业、合作方、机构。”文思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公司并没有给相应的资源置换,未知太多,只是希望别人来搭流量快车,因此非常耗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后来业务团队整合,明确需要去做销售部分,文思直接离开了。
对于目前的工作,文思比较满意。“外企的灵活性更高,有很多自己可以操作的空间,做一些品牌推广,渠道嫁接,可以把之前在北京积累的经验用上。”总体来说,文思认为,在南京生活工作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生活上自己的付出会变少,发展也过得去,南京吃喝玩乐都很好。”但还是回来得太早,“最好在北京待十年,再回到南京就好了。”
去到成都创业的任航同样遇到了问题,他认为这座城市的氛围太悠闲,“即便有各种激励和奖金制度,员工也不会留下来加班,到点就走。”
对于创业的老板来说,这或许不是好事。任航给员工的月薪开到了1万,同时有绩效分成,人才是留下了,但如何让这个团队有使命感,为公司付出,是他目前所焦虑的。
(文中晓丹、文思、杨璐、宇文、任航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