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总体来看,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看来,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已经完成。2020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创有统计以来新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5.2%。
此外,报告指出,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此外,报告在货币供应量、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结构性货币政策等方面均有定调。
7.3万亿贷款延期还本息
总结2020年货币信贷情况,报告指出,一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优化,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三是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四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增长。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比上年明显多增。二是委托贷款降幅收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全年有所增长。三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明显高于上年。四是政府债券融资比上年明显多增。五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比上年少增,贷款核销比上年多增。
在汇率方面,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249元,较上年末升值6.9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20年末累计升值26.84%。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4.5%。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2020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央行还采取了一些特殊化的货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例如,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分层次、有梯度地出台并落实好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突出直达性、精准性特点,积极推进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7.3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此外,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3.9万亿元,比上年多发放1.6万亿元。
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2020年第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5%,全年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中长期看,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等。
此外,报告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结构性货币政策等方面均有定调。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下阶段将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上述货币政策思路。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操作上精准有效,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
二是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
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