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伴随着一声锣响,快手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公司市值飙升的同时也宣告着一场造富行动的成功。2月4日暗盘交易时段,快手股价一度涨至400港元/股,涨幅超200%,成交7亿港元,今日开盘价338港元/股,盘中最高345港元/股,但随后股价出现回落,最终报收于300港元/股,涨幅为160.87%,总市值约为1.23万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快手前五大股东分别为腾讯、五源资本、Reach Best、Ke Yong及DCM,分别持股21.567%、16.667%、12.648%、10.023%及9.23%。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群员工参与到这场资本盛宴中。快手招股书透露了一个隐秘的特殊股东,即雇员持股平台,也就是员工持股平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4551名快手公司员工认购5.24亿B类股份,人均持股11.5万股,按上市发行价115港元计算,人均持有市值1322.5万港元;按照2月5日开盘价338港元计算,人均持有市值3887万港元。
“快手上市首日市值直超1.38万亿港元,位列港股第八,超过中国移动及农业银行,市场情绪高涨和港股市场的高流动性为快手上市首日的良好表现创造了条件。快手开盘首日的表现,确实又一次上演了一场造富神话,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样的造富神话刺激着一批批新经济创业者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创业热情,吸引一批批新经济从业者前赴后继。” 荣正咨询合伙人兼研究总监陈旭浩对第一财经表示。
天眼查显示,快手此前已历经10轮融资。2012年,快手获得五源资本的2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4年起,逐渐获得DCM中国、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DST Global、光源创投等投资大佬们的融资,融资金额也一路攀升。2019年底,阿里旗下的云锋基金、Temasek淡马锡等几家创投加入快手F轮融资,合计投资近30亿美元,彼时,据报导快手估值已达到286亿美元。2021年1月的Pre-IPO中,新进7家创投,快手获得融资24.5亿美元。
部分快手融资路径
数据显示,快手的收入来自直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业务,主要在中国经营业务,绝大部分收入源自中国客户。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快手收入分别为83.4亿元、203.01亿元和391.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272.68亿元、406.77亿元。
2017年~2019年,快手的年度净亏损分别为200.45亿元、124.29亿元、196.5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16.17亿元、973.71亿元。
陈旭浩还补充道,员工未来是否真的能收获这么多收益,仍需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员工未来收益的兑现仍取决于快手的商业化能力和业务发展是否能支撑现在的高股价;另一方面,这样的造富神话对于新经济公司在上市后如何保持团队的稳定性,继续发挥人才梯队的延续性,是一个较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