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双循环战略链接,“十四五”开局年上海经济谋增6% 创业板指突破3400点,缩量之后持续性几何?|市场观察 恒大汽车股价飙涨60%,总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大咖录丨A股迎来第三个牛年,基金经理解析2021“结构牛” 通化东宝回复第一财经:公司经营不受疫情影响 快手预计2020年亏损净额增加 包含28亿置办物业费 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表”已出,海南备考冲刺 腾讯股价创新高,市值突破7万亿港元逼近六大国有银行之和 上海将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关注飞机生产主力军 大基金持仓收益率最高近8倍,减持3家龙头股蓄力新项目 坦克系列将脱离长城魏派,成为第二个高端品牌 投资风向往哪吹?大基金开启新一轮减持潮 兆易创新等早盘跌幅超3% 深度|百亿爆款基份额缩水一半,新基金加速“输血”老基金 腾讯最高管理决策层变动:刘胜义退出,改任高级管理顾问 人口、产业往哪去?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五个新城” 逆势突破百亿元,云南去年罚没收入骤增近六成 联合国贸发会:2020年全球FDI几乎腰斩,中国首超美国成最大外资流入国 唯观丨纽约市叫停疫苗预约,疫苗推进缘何这么难? 盈利下滑、融资环境恶化,河南中原资产被列降级观察名单 本周外盘看点丨美联储议息会议来袭,苹果特斯拉发布财报 洋河、古井涨停,今日白酒股轮动式回补 美国337调查“乱箭横飞” 4000亿苹果链巨头最新回应 长电科技大涨8%,封测市场需求强劲 医药股加速爆发,超九成公司预盈,板块投资前景如何? 10天狂揽20亿,2021院线开门红!春节档能否带飞影视股? 一图速览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 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打造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集中连片整体脱贫!西藏207万农牧民喝上“放心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最高检发布11个典型案例 中国驻俄使馆向留学生发放“春节包” 安委办:全国共查处各类非法违法“小化工”1489处 长征,一群年轻人的突围 农业农村部:将平原地区撂荒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江西进入两会时间 缩减聚集规模加强防疫管理(图)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李金早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哪些组织可以开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民政部回应 一组海报,数说宝“藏”里的动能 最高检:办理网络犯罪案件应当把追赃挽损贯穿始终 民政部:已有25.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 更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惠民保”带来真实惠 拨亮为梦想导航的灯火 春节期间交好民生答卷 35家公募跻身“千亿元俱乐部” 4家管理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沪粤琼圈定今年发展目标 非银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3月起交存央行或合规商业银行 规模不再是业绩的敌人 头部私募大出风头 去年四季度TPO50主动权益类基金 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换股3.7只 多只成分股获明星基金经理加仓 资本市场优化科技监管 为有序改革创新赋能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锻造双循环战略链接,“十四五”开局年上海经济谋增6%

2021-01-25 13:14:05来源:第一财经

未来5年,一些变化将在上海发生:

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000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增长到2800万亿元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升2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左右……

一系列量化指标的背后,是上海“十四五”的一个基础导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必须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完善经济发展格局

日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就上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说明时表示,要对全市发展格局进行再审视、再调整、再优化,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再审视、再调整、再优化之后,上海将加快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空间新格局、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这其中,完善经济发展格局,成为畅通经济循环、重塑动力结构的必然要求。

经过“一季度下降、二季度企稳、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冲刺”的历程,上海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8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

与“十四五”规划目标保持衔接,1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1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与此同时,龚正提出,上海要以做强做优“五型经济”( 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为重点,加快完善经济发展格局。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持续推进的三大先导产业,“十四五”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上海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汽车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消费品产业。

这六大重点产业,都是上海具备产业比较优势、制造服务交互融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以汽车产业为例,要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方向,提升汽车产业特色优势和规模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比如,推动上汽荣威R标新车型上市、大众MEB提升产能,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等,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沈伟国表示,考虑到集成电路产业和汽车产业都是上海“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产业,建议推动汽车电子高端芯片的发展。

汽车电子高端芯片作为汽车制造供应链中的核心零部件,长期受制于海外供应商和生产线,国产汽车电子高端芯片的发展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已脱节,无法满足国内车企的需求。沈伟国建议促进国内汽车电子芯片与下游应用客户联动,他表示,可由下游车企、组件企业和上游设计企业、制造企业联合组成重点攻关芯片项目主体,并由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参与,进行市场化运营。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欣建议,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新引进制造业企业,要继续提高工业经济密度标准,打造包含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行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核心集群,持续提高工业园区“亩产”。

打造亚太投资门户

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于上海而言,是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当好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上海就要在要素配置中占据关键环节,在供需对接中锻造关键链条,在内需体系中打造关键支撑,助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

当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则要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助力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建议》)提出,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际大都市,既首当其冲受到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也面临着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规则变动特别是我国引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由此,《建议》提出,聚焦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全球资本、以优质服务支持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打造亚太投资门户,使上海成为境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前沿阵地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跳板。

2020年,上海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创历史新高。同时,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771家和481家,比五年前分别增加236家和85家,上海已成为全球总部经济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近日,上海提出实施“总部增能行动”,针对不同外资企业的特点加大制度供给、搭建更多平台,支持企业提升功能、做强总部、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布局全球、运营全球。

龚正表示,今年要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商投资条例,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充分用好我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重大契机,搭建全球招商引资新网络,在主动适应新的贸易规则中全力推进外贸稳中提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进程中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华源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要着力打造新时期外资首选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未来开放的重点将会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更好地对接RCEP,更大力度同时有序地推进服务业领域的扩大开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表示,临港新片区尤其是洋山特殊综保区应加快对标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经贸规则,主动为RCEP等区域经合协定提供更多“临港经验”。

严伟表示,强大的离岸功能已成为自由贸易港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也是促进贸易转型和产业转型的主要推力之一。因此,临港新片区应率先实现制度突破、尽快形成离岸经济业态,实现跨境贸易结算功能,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总部地位,提升对国内大循环的支撑作用。

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的2021年工作要点已经提出,要制定《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开放型压力测试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的意见》。

通过对标CPTPP、RCEP及中欧投资协定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在投资准入、货物贸易、金融开放、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国企改革、争端解决及重点产业等领域研究制定加大压力测试的系列政策制度创新举措,形成方案上报国家,争取国家批复同意后推进实施。

畅通区域经济循环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还需要加快畅通区域经济循环,也就是深化与苏浙皖分工合作,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上探索有效路径。

龚正表示,今年将以联动畅通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还在研究过程中,“要到6月份了”。

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也就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2018年6月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审议并原则同意。

马春雷说,服务于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应该体现它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要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地。同时,长三角要能够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经济的局限,向功能区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像规划、规则、政策、制度、法制的完善等方面,能有先行先试,创造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马春雷说。

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9年底的23.9%,提高到了如今的24.16%。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经理陈岳川建议,打造长三角大数据交易中心,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国已经成立的数据交易中心和交易平台有20多家,其中长三角地区4家,建议加快长三角区域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天阳钢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中则建议,建立长三角重点及战略新兴产业链牵头人制度,摸清区域产业链底数、深挖各环节存在问题,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独特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