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2021年以来,百亿体量的爆款基金纷至沓来,“一日售罄”、“百亿认购”的产品层出不穷,配售比例不断创下新低。2020年全年,成立规模达百亿的基金数量达40只,已刷新历年最高纪录,但2021年不足一个月就出现12只,更是历史罕见。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产品受到各路资金追捧,创下单日认购2398.58亿元的新纪录。
面对市场史无前例的投资热情,新基金到底该不该买,“明星”要不要追,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成为不少新入市基民的疑惑。
近日,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博时基金权益投委会主任委员张龙、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以及中融基金等基金行业机构和人士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对上述热点问题作了回应。
他们普遍认为,股市行情回暖,权益类基金赚钱,基金已成为国民级的理财选择。但从数据研究看,“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和明星产品。他们也提醒新入市场的基民,要多学习基金投资知识,找到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并养成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好习惯。
家庭资产配置拐点已至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以来,爆款基金频发,市场追捧权益类新基金的原因有哪些?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新发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过去两年股市行情回暖,偏股基金赚钱效应提升。二是结构性行情下,基金中位数收益明显高于股票中位数,投资者中,炒股的收益远逊于购买基金的收益,导致部分股民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参与股票市场。
张龙:有两大原因,一是相对房地产而言,权益资产对居民资产配置的吸引力在逆转,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转向权益的拐点已经到来;二是2015年股市大调整以后,优秀公募主动权益产品整体回撤不大,近两年又持续大幅超越指数、超越私募和个人投资者收益水平。
杨媛春:与以往一样的是权益牛市带来的赚钱效应和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公募基金已成为国民级理财选择。公募基金的专业性、规范性、便利性等优势,加上多年的投资者教育,使其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理财首选。
此外,销售渠道和投资者出现了稀缺性下的反向思维,比如投资者和销售渠道一般会根据近期配售比例大致预估,按照计划购买金额和预估配售比例倒推实际购买金额。
杨晗:首先,基金发行热度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目前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上行;其次,2019年、2020年权益类基金产品业绩整体出色,证实了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
“追星策略”不一定有效
证券时报记者:明星基金经理是不是都值得大家去追捧?
麦静: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看一下追星是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假设我们每年年初都买上一年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坚持做十年,十年下来我们得到的回报是多少呢?年化平均回报是9.18%。但过程中我们需要忍受的最大下跌幅度是47.23%。这是一个近乎腰斩的下跌,我相信绝大部分投资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总的来看,追星策略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明星基金经理并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于缺乏必要选基知识和甄别能力,跟风买基、追逐明星成为必然,但是,极致的业绩往往隐含极致的偏离风险,跟风买基往往造成产品与自身风险容忍度不匹配、与现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连串问题。
杨媛春:明星基金经理现象要辩证看待。业绩好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而且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能力边界,每个策略都有容量边界。从历史来看,当绩优基金经理受到市场明星般追捧的时候,往往也是资产价格高点的时候。即使这个基金经理长期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又有多少追捧式买入的投资者能持有到最后呢?
中融基金:实际上,明星基金经理主要是因为历史业绩优秀才成为明星,我们在考察时要分析明星基金经理的风格特点,适合的市场类型,进而判断其业绩是否仍具有持续性。选择明星产品没有错,但是盲目追捧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合理的。
公募FOF不买新基金
证券时报记者:作为市场投资基金的专家,公募FOF产品投资其他基金时,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不少于1年,明确将新基金排除在外。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中融基金:这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的。如果基金经理是新人,观察一定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新基金是老基金经理在管理的话,配置老基金更容易把握住产品的风格特点。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较长的运作期限,可使投资人更全面地评估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能力,理解基金超额收益来源。
杨媛春:一是新基金有封闭期和建仓期,在产品成立初期,因为各种因素干扰,可能会存在产品规模和客户结构的变动;基金经理建仓需要时间,在此期间,产品整体的资产结构会和合同约定以及基金经理历史风格形成差异。
杨晗:公募FOF指引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母基金作为新基金或迷你基金的帮忙资金,导致市场混乱,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判断,并且子基金运作期限超过1年的,也便于母基金对子基金的投资、风控、估值等各项能力进行综合判断,以作出有利于份额持有人利益的投资决策。
新老基金
适合不同市场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部分专家不推荐投资者买新基金,而是推荐买同一基金经理的老基金。您认为什么市场适合买新基金?什么市场适合买老基金?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从长期看,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相同定位产品,业绩是趋同的,但短期存在一定差异。新基金存在建仓期,资金使用效率低于老基金。老基金处于稳定运作期,在市场上行时能更好地分享上涨行情,此时相对新基金更有优势。
杨媛春:常规情况下,老基金规模更为稳定、投资效率更高且有历史数据便于深度分析,更适合投资者投资。不过,新基金设计对投资者更有利,比如增加了投资范围,老基金修改合同短期存在现实困难等。市场在中长期牛市中的震荡期,新基金给予了基金经理更好的优化产品资产结构的直接机会。此外,单一老产品规模偏大,严格限购,但该基金经理整体管理能力仍可横向扩张。
中融基金:如果市场震荡加剧,老基金由于仓位较高,波动可能会加大,这时投资新基金反而较好;如果市场处于很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新基金由于建仓需要时间,仓位不一定高,这时配置老基金或许更好。
杨晗:细微差别在于新基金会有建仓期,如果刚好遇到熊市,较低的股票仓位可规避风险。判断未来市场环境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难度很高,更重要的是了解基金的产品特征和风险收益特征是否适合自己。
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
证券时报记者:针对普通投资者做基金理财和投资,您有哪些建议?
杨媛春:一是努力掌握基本的财富管理常识和基金基本知识,对自己的资产负责。二是清楚自己的理财目标和可投资基金的期限。以上两点是想用基金做好个人资产管理的普通投资者必备的功课,或者说,为了对自己的资产负责,必须要花费的时间成本。
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对于普通投资者,一是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二是降低换手,坚定长期持有或定投优秀主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三是不过度看重基金短期排名,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四是分散配置,选择不同风格的优秀基金经理,优化和分散组合配置。可以关注FOF,让专业人士帮忙进行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
中融基金:有条件和兴趣的,要自己学习一些基金的基础知识,了解自身风险偏好,调整好心态。从历史看,并不是基金能够赚钱,基民就能够赚到钱。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把资金交给有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做长期投资是较好的基金理财方式。
杨晗:首先,投资者应理性选择基金,不能盲目“追星”。其次,投资者不能跟风追随市场走势,尤其避免在市场高点非理性购买基金产品。最后,投资者应当养成长期跟踪和持有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