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银行备战“开门红”热度不减,大额存单成为当前银行理财经理重点推荐产品。
多位专家认为,2021年中小银行仍面临不小的揽储压力,未来应改善经营理念,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发力大额存单
当前银行揽储力度不减,银行理财经理则力推大额存单。
北京市西城区某大型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新客专享3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利率上浮50%。
某股份银行理财经理介绍,该行近日推出新客专属20万元起售、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4.015%。“这款产品额度有限,比APP上展示的几款利率更高,而且只能在柜台购买,先到先得。”
此外,这家银行还推出积分兑奖活动,客户新进资金(从行外转入)5万元以上,且购买至少期限3个月(含)以上的产品可获得积分,奖品包括购物卡、话费、米面粮油等。
某城商行理财经理也重点推荐该行1月1日推出的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325%、3.255%和4.2625%。
2020年末,包括“六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目前市场上已难见到靠档计息类大额存单踪影,但为了增加大额存单的吸引力,多家银行推出按月付息或可转让的大额存单。例如,前述城商行推出的按月付息类大额存单,20万起、3年期产品利率可达4.08%。
揽储压力犹存
多位专家认为,严监管环境下,今年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负债端仍面临较大压力。
“监管层几乎对所有高成本负债进行了规范约束,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互联网智能存款等。”东吴证券分析师马祥云表示,商业银行的负债博弈困境开始改善,后续高定价理财储蓄产品越来越少,客户覆盖度更广、品牌效应更强的头部银行将明显受益,但中小银行通过互联网“高息揽储”受限制后,吸收存款能力再次面临挑战。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助理总经理李茜表示,受个别风险事件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较明显,市场对于中小银行的风险偏好及资金拆出意愿降低,负债成本抬升将导致中小银行负债端压力进一步上升。大型银行负债端成本压降空间也较为有限,预计今年银行业整体负债端会面临较大压力。
浙江地区某农商行负责人表示,规范存款市场有利于保护小法人银行机构的存款不因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高利率竞争而流失,一定程度上减少存款组织压力。“随着大中型银行服务持续向农村市场下沉,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未来负债端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大。”今年,该行将全力组织营销存款,稳固市场份额,夯实存款业务基础。
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
多位专家认为,未来中小银行应提升核心负债,适当增加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对大型银行而言,由于抗风险能力强,可以积极探索从被动负债到主动负债的业务模式转变。中小银行因为网点少、规模小、资金紧张,近年来主动负债业务发展迅速。
康勇认为,在强监管环境下,中小银行负债端面临的揽储压力上升,但是其经营理念也在逐步发生转变,以往主要依靠同业业务加杠杆发展的心态逐步消散,开始回归到扎实做好银行本源业务、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核心负债的健康经营理念上来。未来如何结合自身区域特点以及体量小、灵活的优势,加强创新、提升科技和服务水平将成为中小银行负债拓展的关键。
李茜认为,对于全国性银行而言,渠道、品牌和资本优势显著,整体流动性充足,建议增加稳定的中长期资金补充来源,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对于城商行而言,部分机构仍存在非标占比较高、对同业负债依赖度高等问题,负债端压力较突出,优化负债结构、压降同业负债规模等是其转型重点。基于地域等优势,农商行存款来源相对稳定,整体流动性充裕,但适当增加主动负债对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亦有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