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2020年我国贸易方式更加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1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7.64万亿元,同比下降3.9%。专家建议,今年应推出更多政策“组合拳”,推动加工贸易提质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目前第二大贸易方式,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1/4,要统筹内外贸发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纾解困难,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去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培育一批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共建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借助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平台,完善产业转移对接机制。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44个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3个承接转移示范地;去年12月5日,内蒙古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暨招商引资线上对接会已在呼和浩特市正式举行。据悉,在此次对接会上,现场参会代表与线上多家企业通过“云洽谈”进行了深入的对接交流,并签订9项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达22.4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使得全国产业区域链接更加紧密,从而发展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而加工贸易产业园稳定了我国的制造业,并缓解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让承接地区有了新的增长点,也引导各地区产业优化以及相互转移,保证订单的相对稳定,对稳外贸以及稳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支持。
2020年12月17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第十二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上表示,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转移能力。2021年商务部将建设一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新的重点承接地和若干承接转移示范地,并继续深化加博会产业对接功能。
去年,我国对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加大了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在减税降费、出口信贷、出口信保、稳岗就业、用电用水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措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5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1.0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了外贸企业实体的生存,在供给端确保了去年下半年出口生产企业能够快速向全球出口防疫物资。同时,也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运行成本,改善企业利润,有利于部分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出口信贷等政策帮助出口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更多普惠性政策则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为出口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稳外贸做出较大贡献。”郭一鸣说。
对于下一步如何推动加工贸易提质升级的问题,罗志恒建议,一是要稳定并适度提高当前的出口退税率,更加快速及时地办理出口退税,依托大数据和电子化全面提高效率,缩减流程,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二是提高出口小微企业投保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贴金额,提高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三是积极支持外贸企业开展线上展销,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贴支持,拓展销售渠道。
盘和林表示,政策面的支持,主要面向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化手续,另一个是降低成本。两方面都是为了让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去年先摆脱疫情的中国制造为全球输送商品,也成为全球抗“疫”的刚需。此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让中国制造借此机遇占据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