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对中小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而言,影响几何?
记者昨日从一家民营银行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互联网平台撤下存款产品,对该行短期内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后续很难再有存款增量,负债端的压力会逐渐显现。
另一家民营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肯定会对该行负债端产生影响,但会带来多大影响目前还不好预估。
民营银行只能设立1家线下网点,客户积累少,揽储渠道窄,负债端主要靠同业融资,成本较高。这些年以来,民营银行发展一直囿于“负债来源单一、资本补充工具少”发展困局。2018年,重庆富民银行牵手京东金融(现为京东数科),推出互联网存款产品,为这类银行解决负债端困境打开了一扇窗。
从部分民营银行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显然是尝到过“甜头”。例如,与多个平台合作存款产品的吉林亿联银行是东北首家民营银行。该行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存款余额250.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01亿元,较年初增长189.47%。富民银行也是得益于吸收存款规模的增长,快速实现扩表,实现盈利。特别是2019年,该行税后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15.4%。
这样的示范效应让近两年来互联网平台上涌现出众多银行存款产品,比如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美团金融、腾讯理财通等平台均上线了定存产品,与之合作的大多是中小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如此前与京东数科合作的银行大部分都是民营银行,包括中关村银行、振兴银行、华通银行、华瑞银行、金城银行等。
去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一次演讲中披露,加总目前11家头部平台上展示的银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银行50多家,绝大部分为中小银行。
然而这类合作模式一直存有争议,其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流量揽储,这使得中小银行突破地域限制吸储,增加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因此被监管部门定调为“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去年12月份,互联网平台纷纷下架银行存款产品。
截至目前,全国有19家民营银行开业,各行发展路径分化十分明显,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了各自特色并实现盈利外,大部分民营银行发展难言乐观。所谓存款立行,有存款,才有更好的信贷投放能力。此前就有民营银行管理层人士表示,负债的来源渠道还是民营银行发展的首要问题。
互联网存款产品当前全面停摆,无疑让民营银行负债端再陷窘境。前述负债端状况相对较好的受访民营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接下来会围绕已有客户,开发公司存款和零售存款,可能还会加大线下推广力度。
也有部分银行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在即将出台的银行理财产品代销牌照里,能将互联网存款产品销售纳入其业务范畴,从而令这项新兴业务做到持牌运营与合规操作。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建议修订现行相关办法,为更多的中小银行尽快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和通过发行金融债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便利,缓解其负债来源单一等问题。同时,应进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实施差别化政策,在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之下允许中小银行采取更有弹性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对互联网银行,对其通过互联网渠道吸收存款应给予差别化的支持。
据悉,银保监会近日已会同人民银行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问题导向、有序规范、防控风险的思路,推动该项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将适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