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近期,不少ST股通过筹划出售资产等手段寻求保壳,专家就此提醒,随着退市制度更加完善,将会出清更多壳公司,普通投资者不要轻易参与“炒壳”。
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规征求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新规)。退市新规完善财务类退市标准,改变以往单纯考核净利润的退市指标,通过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的组合指标来实现出清劣质公司。与此同时,退市新规还简化了退市流程,以提升退市效率。例如,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退市新规将退市整理期从原来的30个交易日缩短为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首日将不设涨跌幅限制,同时取消了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市新规完善了财务类退市标准,提高了上市公司保壳的财务成本,对保壳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万和证券分析师沈彦東看来,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一环。此前,我国退市指标偏重于财务指标,企业为了保壳,容易在“非经常性损益”“减值准备转回”等个别科目上做调节;同时,退市程序最长可达4年,个别上市公司可能借机进行“业绩洗澡”,形成“亏损两年盈利一年”的局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壳公司并不存在股权流通意义,其本身不是通过经营获利回馈投资人,而是将壳卖给下家接盘的方式,通过占位来获取利益,这是资本市场上的“劣币”,需要淘汰。
“试点注册制改革已经降低了壳公司的价值,上市门槛降低,排队时间减少,并购一家没有价值的壳公司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资本会从这些壳公司中摆脱出来,流向更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所以,出清壳公司可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盘和林说。
投资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他参与过“炒壳”,主要是短炒之后获利出逃,不过,这种投机风险确实大,他本人也曾因此亏损。如今,他的投资理念已经转变,不再心存侥幸,远离了“炒壳”。
郭一鸣认为,退市新规使得壳资源价值锐减,以往的“炒壳”行为将会大幅收敛,甚至将无人问津,中小投资者今后更多的还是要关注企业的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
盘和林也表示,未来退市新规正式公布并实施后,“炒壳”的底层逻辑将不存在,壳价值“逐步归零”,建议投资者不要参与此类标的的高风险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