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债市持续反弹,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33%附近一路下行至12月23日收盘的3.265%。英国病毒变异近期导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攀升,上证综指受此影响在22日大跌逾1.8%,23日有所反弹。
除了全球疫情的影响,近期更有机构预测明年有望降准,并称债市或出现"抢跑行情"。但就在不久前,市场还对“加息”展开过热烈讨论。最近,例如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表示,若仅依赖MLF(中期借贷便利)投放而不降准, 2021年年底要将M2增速维持在9.4%左右的水平预计需净投放2.9万亿MLF,所需规模过大,操作成本过高,因此该机构认为2021年1月和7月(三季度)两次降准各50BP(基点)才是一个合理的政策选择。降准操作之后,并不需大规模回笼MLF,全年仍需净投放1万亿MLF则能实现年底M2增速9.4%的目标,这样的MLF净投放规模不会引发市场预期的明显分歧。
但是否做多债市时机已到?明年央行又将如何调整流动性投放的操作?
“我仍然认为明年政策利率不会提升或下降,全面降准过于乐观。即使降准,更可能的也只是定向降准,理由可能是支持债转股以及小微企业。”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于12月23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格局已经确立,2020年A股也稳中有进,若2021年市场仍延续向好格局,一季度末不排除央行会采取逆周期措施进行适度对冲,毕竟目前还看不出海外疫情恶化对中国有多大影响,仍需评估。近期的中央经济会议定调2021年政策“不急转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但政策正常化的态势已经确立,因此对债市难言构成大利好。
BioNTech首席执行官Ugur Sahin最新表示,相信他们与辉瑞共同开发的疫苗可应对新毒株,毕竟构成病毒变种的99%的蛋白质与原病毒保持一致,并表示将在实验后得出关于疫苗的最终结论,数据会在几周后公布。
不过,比起2021年11月初各界对流动性的悲观态度,当前情况出现了小幅变化。颜色提及,“政策变化在于,央行或将更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变化,以前央行对10年期国债的关注度并不特别高,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若长端收益率持续上升,会导致企业发债成本大幅攀升。因此,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达3.5%的预期或难成立,但我认为即使收益率因一季度经济亮眼而触及3.5%,也可能只是触碰一下,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围绕3.3%的中枢波动。”
原因也在于,近期信用债取消发行情况依然严重,信用利差走阔之势尚未结束,信用债市场风波仍未平息,“由于年末流动性需求旺盛、长端利率与政策性利率偏离情况严重、未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央行会维持跨年流动性稳定充裕,这也体现在12月15日超量续做MLF之中。” 颜色称。但他认为,即使如此,全面降准或降息可能性也很小。
同时,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目前做多债市时机未到。“年初银行会配置一波债券,收益率会下行,但因为经济持续向好、政策正常化,后面债券收益率还会再上。”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在他看来,尽管现在的债券收益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利于债券市场。经济强劲增长、通胀上行、货币政策收紧都不利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并有可能会推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走高。这种宏观背景下,债券投资策略仍要保持较低的杠杆,将债券组合的久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做多债市的窗口期或在2021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启。吴照银称,如果是货币类产品,则从二季度开始,由于其配置的利率债的收益率水平很高,货币产品的收益水平也将处于很高的水平,从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追捧。大概在二季度和三季度,货币类产品将受到市场的追捧。三季度后,经济增长逐步回归潜在增速,连续几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海外补库存阶段也已结束,债券投资的春天就会来临,拉长久期、放大杠杆比例是较好的投资策略。从全年来看,先后经历股票、商品、货币、债券四类资产轮动,犹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