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2021年经济工作,抓住宝贵时间窗口推进改革 山西:办案有需要,可一并调阅正副卷 2020年度国内字、词揭晓:“民”“脱贫攻坚”当选 中日韩共同发布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 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原党委书记杨明基接受审查调查 顺义对4家庆丰包子铺人员和环境采样 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流动的网格,实打实的贴心——天津东丽区探索网格员专职化管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邓沛然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奠基 一期可年产1.2亿剂 金融反腐2020|退休不是贪腐护身符:14人退休后被查 刑法修正案草案拟修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刑责 山东舰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 专家:将担负战备值班任务 家长被老师“移交”作业背后:形式主义任务充斥校园 快看!投研大咖解析跨年策略: 结构性机会不减,明年看好消费与制造 云锋基金荣获2020中国教育资本论坛“最佳教育投资机构” 南京证券:新发展格局下 权益市场投资需关注“三条主线” 年内369家公司IPO募资超4500亿元 退市新规为注册制全面实施铺路 社科院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可相互助推 两部门12月19日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 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持续推进养老金融发展 积极推动长期资金供给 专家预计明年新增地方债规模 将达3万亿元至3.5万亿元 持牌支付机构再减员 今年有4张支付牌照注销 2021年A股掘金去哪儿 众机构普遍看好消费科技复苏三赛道 信托转型需搞好三大业务关系 人民币对美元:交易量维持高位 升值趋势短期难改 中法人寿变身中资险企 宁德时代青山控股并列二股东 明年期市变局看点有三 新品扩容、金融衍生品提速、投资者机构化 方星海:期货法即将进入一读 加快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先行先试 深圳着力打造三大金融中心 “垫底基”年末发力 油气类QDII上演V型反弹 投资者参与需多一份谨慎 期货业提质增量效果明显 年内推出12个新品种 仍有十余个新产品在路上 网上存款市场“急刹车” 多家互联网平台下架产品 “抱团取暖”抗风险 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提速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圈定明年九大重点工作 坚持两个“导向”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发改委:明年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五方面加快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发展 发改委明确2021年九方面重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三农”发展畅通金融血脉 关注客户核心需求 细分领域深耕细作 太平人寿以高品质服务助力高质量生活 但斌、裘慧明等私募大佬齐聚对冲基金年会 解锁私募业绩长青秘诀 股份制银行布局理财子公司冲刺 只剩一家未披露进展 “房住不炒”让购房者换了思路:先租后买先小后大 时速160-350公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部投用 坐不住了!新政倒计时,车主们纷纷卖车过户 经营非法!蚂蚁、百度、京东、腾讯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冬至是一个节日吗?为何总要吃饺子? 河南中牟检出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和集装箱内壁呈阳性 教育部: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临海小城模式困境:看房团纠纷、养老梦碎、淡季成空城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中央定调2021年经济工作,抓住宝贵时间窗口推进改革

2020-12-21 13:11:04来源:第一财经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12月16日至1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波澜壮阔的新征途绘就了奋进的新蓝图。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宏观政策不急转弯的主基调,要求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直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正是着眼于如此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会议明确,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19日在中国经济年会上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短期看疫情期间的政策退出要有一个渐进过程,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而从财政货币政策走向看,明年财政政策总体基调未变,但赤字率或将有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调下,将更加注重灵活精准。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这些政策是否还会延续为各界所关注。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宏观政策明确定调,无疑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第一财经称,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意味着超常规政策向常规政策调整,但不会过大收缩,政策不会出现断崖式变化。

“强调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表明中国宏观政策越发注重长周期视角,不仅是从当下出发,更兼顾到未来发展的需要,更加科学、精准、有效。”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专家表示,政策不出现“急转弯”的关键,在于把握政策的“时度效”。明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灵活调整,保持精准有效,但在操作上不会骤然大幅收紧。

专家分析,货币政策方面,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但诸如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政策料有一定延续性;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张程度有限,但财政政策总体力度不会收缩,对重点领域支持将更为集中。

集中精力推进改革

会议要求,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会与转换之年。因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聚焦当下的热点经济问题,更将致力于推动长远的历史性变革。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9日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由于今年基数陡然降低,明年经济增速在数字上看可能会比较高。“明年稳增长压力不像往年那么大,这就形成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要用好这个时间窗口,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韩文秀说。

会议明确,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健全金融机构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表示,“十四五”期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以“要素市场化”为着眼点和突破口。其中,以人口政策的优化、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最为值得期待。

经过多轮国企改革的实践积累,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提供了系统的顶层设计。今年9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等任务。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资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改革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和主轴,发挥国企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国企改革势必加强主动性,强调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倡导应变性,提升创新性,追求实效性。

李锦认为,国企改革进入关键的历史阶段。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国企改革的综合效能将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将更加具有活力和效率。

注重需求侧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韩文秀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部署的基础上,注重采取关键举措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12月11日的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需求侧改革,引起市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并强调,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目前供求关系仍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这就意味着经济尚未达到合理的增长区间,下一步要进一步抓好扩大内需工作,要进一步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

刘元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需求侧管理是扩大内需最重要最基础性的战略举措。必须要从制度层面、机制层面、体制层面、一揽子政策的几大层面上来共同做文章,使我们的内需潜力得到释放,使我们内需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扭曲问题得到解决,使我们在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中,真正地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所面临的断点堵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19日在2020政信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们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中等收入人群规模超过4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们拥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目前已建成纵横成网、互联互通、世界水准的现代化交通、能源和通信设施。在此基础上,中国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需要更深入的改革。

会议对扩大内需做出了新的具体部署和安排,“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等。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要扩大内需,需要两大关键条件,即提升消费能力和提高消费意愿,所有阻碍这两个条件形成的问题都需要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的同时降低消费成本,是提升消费意愿的关键。比如在医疗领域,降低大病治疗的总体费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敢消费的前提是没有后顾之忧,提高保障保准,建立失业救济制度。

何晓宇还表示,需求侧管理将带来巨大的产业机遇。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品行业增长空间大;与5G通讯相关的产业布局是新的增长点,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既需要长期的积淀,也会出现某一个点的爆发;在线教育、大健康、养老等行业处于发展的初期,在投资和消费领域都有很大的需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