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玩家们以同样的套路试图攫取新发展红利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以一种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方式为出发点的新情绪正在酝酿。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薄利多销的热衷不同,现在的人们对于资本的看法更加客观,这一点在互联网卖菜的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对于互联网卖菜的抵抗情绪并不是从与互联网卖菜直接相关的小商贩开始,而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开始萌发。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经过互联网时代的洗礼,普通大众对于资本和互联网的认识正在趋于客观和理性,即,他们不再认为互联网是万能的,而对于资本的作用同样开始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互联网卖菜为分水岭,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或将真正从资本驱动开始转向技术驱动。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虽然资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快速的发展,甚至可以帮助互联网玩家们迅速确立他们在市场当中的地位,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方式,而不去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思考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或许,我们曾经奉若圭臬的互联网模式同样会失去光环,最终泯然众人矣。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业的运行效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互联网模式的浅尝辄止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在消费升级依然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仅仅只是按照经典的互联网模式进行撮合和中介,而不去探索更加深度且全面的发展模式,所谓的互联网模式或许将会一步步跌落神坛。
这一点在互联网卖菜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反过来,广阔的产业市场亟待需要一场以技术驱动为肇始点的全新变革。然而,互联网玩家们却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投身到新技术的研发身上,而是继续沿着业已约定俗成的道路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尚且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味地忽视产业变革,一味地无视技术上的短板,仅仅只是停留在收割和躺赚的思维上,就算是再强大的力量都无法建构起新经济的大厦。
正是因为如此,当处于头部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断将触角伸向以互联网卖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领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两极分化的状态。对于互联网玩家来讲,他们看到的是以互联网卖菜为切入点的攫取新的发展红利的机会,并且不断擂鼓呐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与“千车大战”、“百团大战”似曾相识的画面。面对红利,互联网玩家们自然会挤破了脑袋投身其中,而普通的消费者似乎看清了这种套路的本质,所以,他们在互联网卖菜的问题上表现得更加理性与客观。
基于这种逻辑,互联网卖菜,正在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
从互联网卖菜开始,单纯地烧钱补贴或许将无法再取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样的效果,原本对于经典的互联网模式已经轻车熟路的玩家,或许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区,真正实现破圈,才能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同经典互联网模式的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维不同,在这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更多地是发端于技术驱动的,特别是发端于新技术对于产业的深度赋能和改造上的。尽管这种技术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可能没有资本驱动型的发展模式那样快速,但是,这种基于底层产业的深度改造为肇始点的新发展则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除了互联网模式本身正在遭遇越来越多新挑战之外,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声音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在核心关键领域不断遭遇“卡脖子”困境的背景下,从资本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互联网企业同样未能幸免。对于享受了流量红利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或许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借助掌握的海量的数据资源,去探索更多与新技术真正结合的领域,在承继互联网时代红利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新发展。当他们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并且真正开始将技术应用到实体行业当中,当新技术真正给传统行业带来改变,甚至可以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新需求的时候,他们或许才能重新俘获广大消费者的心。
对于那些在互联网卖菜的问题遭遇困境的玩家们来讲,抛弃以资本补贴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固定思维,真正将资本的力量更多地与新技术进行结合,促使新技术实现创新,从而给传统行业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或许才是突破当前这样一种发展窘境的关键。
当互联网卖菜的声音此起彼伏,当资本的声量再度甚嚣尘上,我们或许需要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它。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认清资本驱动与技术驱动的本质,真正了解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信那些沉迷于资本万能思维的互联网玩家或许将会对互联网卖菜有一个相对清晰且全面的认识。
当互联网卖菜不再是互联网巨头们资本的竞技场,而是成为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新沃土,或许才是昭示着互联网行业进入到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不会担心再度被套路,产业才不会担心被收割,所谓的新发展才不是一纸空头支票,而是真真正正能够给供求两端带来本质改变的新进化。
此刻,互联网卖菜才不会是一场以流量争夺为终极目标的新战役,而是正在给行业发展带来新动能,给消费者生活带来新便利的全新存在。
(作者孟永辉为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