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年间,中非贸易额翻了20倍,直接投资存量翻了100倍。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仍基本与2019年持平。
12月11日,在全国工商联和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等机构共同举办的“2020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上,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贺松表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建成后将形成覆盖13亿人口,GDP总规模超过3.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后疫情时代,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行业将在非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2019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是2000年的20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491亿美元,是2000年的100倍,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1100亿美元,连续多年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为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的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了34%,领跑全球各区域,充分显示了中非经贸合作的韧性。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表示,今年1~10月,中非之间的贸易下降不到20%;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前十个月基本与2019年持平,只略微下降0.7%。
徐乐江说,有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数量超过9000家,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制造业企业。
吴鹏表示,民营企业在非中资企业的占比超过70%,大量民营企业顺应时代潮流,赴非投资兴业,华为、中兴、传音、四达时代、华坚鞋业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传音公司的手机畅销非洲,华坚鞋业扎根埃塞俄比亚,年出口女鞋200余万双,为埃塞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也雇佣了几千名当地的工人。
疫情下,在非的中国企业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很多跨国之间的合作项目都未能如期展开,非常期待非洲各个国家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尽快恢复安全的投资环境。
贺松表示,疫情使非洲各国政府进一步意识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出台支持措施,帮助本国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渡过难关。一批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医疗体系补短板需求更加紧迫。与此同时,非洲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金融科技、在线教育、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成长型企业纷纷涌现,2020年预计对GDP贡献接近5%。
制造业仍是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的主力。汪力成表示,对于非洲,中国制造业可以输出优势产能,促进非洲产业升级和加速工业化发展。当前,中非产能合作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协同。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私营企业参与到非洲的经济建设中,总体来说都是盈利的。一方面,中国的私营企业在各种行业中都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工业基础设施,而在非洲的投资是他们全球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非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
另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最新预测,非洲每年至少需要1000亿~1700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收入增长以及对老化的基建进行更新,这些经费目前还没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