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之一,一直以来,国企改革始终是最为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推进下,无论是其声浪或热度,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事实上,无论是从今年以来高层的多次部署,或是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来看,其均对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国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呢?接下来,就请跟着小编一起拓展“知识面”吧!
“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目标升级
近日,围绕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给出了他的答案:即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促进科技自立自强,要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不断完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及要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
值得关注的是,小编注意到,自今年8月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后,无论是从央企、国企的重组整合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角度来看,可以说已数次“刷屏”各大财经网站。
简单挑几个例子吧:10月12日东航集团在北京宣布正式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新增资金310亿元;10月16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公开表示,未来三年内,中国宝武旗下除了经过评估有特殊目的的子公司之外,所有一级子公司都要混改上市,否则取消一级子公司资格;10月29日,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拟引入3家至5家战略投资者;11月26日,作为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企业,南航集团旗下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再从重组整合情况看,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交易失败案例后计算,今年8月1日至12月7日期间,A股共有314起并购事件的参与方为国有类上市公司。从项目进度上看,44起已完成,270起正在进行中。若将时间轴拉长至全年来看,年内A股共有655起并购事件的参与方为国有类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仅8月1日至12月7日期间,国有类上市公司参与的A股并购事件就约占其全年比例的47.94%。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就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改革为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及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发展活力。预计下一阶段的国企改革有望迎来深层次突破。
央地合作互加“好友”
郝鹏表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仿佛是回应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12月5日,11家央企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深化战略合作,以充分发挥央企对广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央企是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往往也是各自产业中的领导力量,地方政府则是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掌舵人”,央企和地方政府双方的高效合作,往往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繁荣。央地合作的关键在于优势互补,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谈及央地合作对央企和地方政府各有何利好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从央企或国企自身来说,央地合作有助于他们以更低的成本整合地方优势资源,有助于加快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企业供需链,“内化”交易成本;同时,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会形成新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升央企或国企的管理效率及整体的生产经营效率;就地方政府而言,央地合作成为地方政府干事创业的借力;此外,央地合作的领域大多都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强调品牌投入和前期资本投入,这些领域对于地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壁垒,央地合作能够帮助地方企业跨越这些客观条件限制,充分发挥其资源成本更低、创新能力更强的优势,形成两者之间的互补共进。
科技创新将为国企发展注入强动能
郝鹏表示,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切实加大基础研发力度,超前谋划抢占制高点,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强劲动能。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科技创新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而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创新发展战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必将为我国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完成两步走战略奋斗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推动创新发展,研发投入呈稳定增长态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国资委数据显示,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8190亿元,同比增长17.5%。与此同时,小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1166家A股上市国企发布的2020年三季报中有822家披露了研发费用。今年前三季度,822家A股上市国企研发费用合计达2824.28亿元,同比增长18.85%。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国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可以加速实现做优做强,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要想取得突破,大规模的研发费用投入必不可少。
丁臻宇表示,对于国企科技创新来说,一方面需要引进人才,进行产研结合,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另一方面,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紧紧围绕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加速央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谈及如何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时,张依群表示,良好的股权激励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发展之路。
据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已有53家中央企业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了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