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沪指时隔近三个月重回3400点。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86%,报3406.79点;深证成指涨0.46%,报13915.63点;创业板指涨0.58%,报2682.52点。
概念板块中,黄酒概念板块大涨9.22%,煤炭开采、染料概念板块涨幅居前;医疗美容、密码学、在线旅游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此外,顺周期股集体爆发。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午间收盘时多数上涨,其中,采掘、有色金属、化工、建筑材料、钢铁板块涨幅居前。
北向资金半日净流入超3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31.36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31.71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0.35亿元。
2020年以来截至11月20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1299.04亿元。“从今年12月份到明年二季度,预计外资将流入1500亿元-2000亿元,取代今年大规模发行的公募基金,成为市场最大的边际增量资金,可能重新掌握A股定价权。”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预测。
11月份以来,北向资金不断加仓,月内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61.39亿元。上周北向资金对60只个股的加仓股数超过1000万股,洛阳钼业被加仓1.15亿股,遥遥领先。中国石化、宝钢股份、包钢股份、光大银行、中国石油被加仓超5000万股。在北向资金加仓股数前十的个股中,周期股和银行股占据多数。
太平洋证券研究院院长黄付生表示,外资已成为影响市场节奏的关键资金之一。在全球宽松潮下,中国在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方面具有优势,人民币升值空间打开,叠加对外开放步伐不断迈进,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外资仍将是2021年A股重要增量资金,预计流入规模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外资将保持持续流入态势。一方面,借鉴境外经验,MSCI扩容间隔大约2-4年,外资持股比例、成交额占比等持续提升。伴随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制度的完善,MSCI、FTSE等国际指数存在进一步提高A股权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是外资长期持续流入的关键,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存在放宽的可能,QFII和RQFII等制度将继续完善。因此,预计2021年海外增量资金有望达2000亿元-3000亿元。在偏好风格上,以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偏好科技、消费、金融等各大细分领域的龙头个股。
A股后市走势如何
关于A股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观点。
西南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围绕经济复苏主线进行轮动,但是成长性板块已经逐渐显示出布局机会,年底行情正在呼之欲出。站在当下时点,该机构认为复苏逻辑中涨幅较小的行业,以及当前受到负面因素压制的错杀板块,值得布局,12月份应该有不俗表现。
招商策略指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正处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盈利上行周期中,2021年A股盈利将会明显好于今年,临近年底将会触发估值切换;A股正在酝酿一波较为明显的上行行情。
国盛证券表示,继续看好当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并且这波行情并非单边行情。周期、消费、科技等板块均有机会,市场有望共振向上,行情也将大超预期,建议积极参与。
国泰君安表示,人民币升值叠加外部风险落地,A股处于较为友好的交易窗口。交易复苏是当前市场的核心驱动,需以更高的视角、更远的盈利景气看待投资机会。
这些板块可提前布局
中信证券研判,10月破局之后,11月A股已经进入轮动慢涨期,而顺周期板块是其间最重要的领涨主线,市场共识也将不断强化。建议围绕周期品和可选消费板块,继续强化对顺周期品种的配置。周期品方面继续推荐受益于弱美元和全球经济预期改善的有色金属,包括铜和铝,以及价格重回需求驱动的锂;化工板块中推荐化纤。可选消费方面,除了家电、汽车、白酒、家居外,可以开始关注中期基本面开始修复的酒店、景区等品种。
天风证券表示,进入春季躁动的前期,在保持对顺周期核心配置的前提下,建议关注一些今年超跌且可能有一定边际改善的成分细分板块,比如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信创、金融IT、医疗信息化、5G等方向。
开源证券:把握以下三条主线:(1)在复苏具有方向确定性下,经济复苏带来价值修复:金融(银行、保险、房地产)。(2)把握国内经济动能切换下制造业复苏的投资机会:化工(大炼化、钛白粉)、集运、机械设备、家电、造纸。 (3)通胀交易可以布局: 有色(铜、铝),煤炭(焦煤)。
安信证券亦指出,市场依然在震荡向上的格局中。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疫苗渐行渐近、“顺周期”将有望继续成为A股市场行情主线,其中特别注意需求端有自身库存周期与行业周期逻辑,供给端有收缩或产能退出的方向,这些方向持续性可能超越市场预期。行业上重点关注:白酒、白电、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化工、机械、有色、煤炭、钢铁、保险、银行、券商、军工、半导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