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投资促消费,畅通双循环:四季度经济工作主线明晰 “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人民币单边快速升值趋势暂止 大闸蟹千亿盛宴:七千企业苏州占一半,阳澄湖难满足全国吃货 李诞加盟上海国际喜剧节,脱口秀将成上海文化名片? 威马电动车因起火风险召回,电芯供应商为中兴通讯子公司 90后外贸人:将直播、短视频搬到国外,进行降维打击 蚂蚁集团上市,腾讯股价大涨? 晚间公告|10月28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道指跌超200点科技股逆势走强,飓风来袭美油涨近3% 盛宝首席经济学家:警惕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大选后美股未来无忧 利亚德无锡Micro LED基地投产 前三季净利降六成 厦门银行跌停,稍有起色的银行股又跌回“原形” 美国REITs专家:中国经济强大有韧性,公募REITs对外资有吸引力 全球销量回暖 捷豹路虎公布二季度财报 领克销量再涨18.9% 三大因素决定市场竞争力 售32.97万起 2021款凯迪拉克XT5上市 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前采取限时停车管理 既运动又复古 捷尼赛思GV70官图发布 电池存隐患 威马召回部分威马EX5/EX6 五汽车品牌同日宣布召回威马 东风有限 丰田等 麦格纳的流媒体后视镜将于2022年问世 因燃油泵问题 丰田召回范围扩大至584万辆车 大众Traton与日野合作 共同开发电动卡车 续航1000km 途锐PHEV将于11月9日上市 接线短路 雷克萨斯将召回LM300h车型1713辆 细节优化 中期改款捷豹E-PACE官图发布 交通部:支持依法合规试点自动驾驶技术 广州车展首发 零跑C11预告图和信息发布 11月28日首发 新款日产Frontier预告图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至少还需再闯三关 护理行业市场需求大 “康养计划”:两年培训康养服务员500万人 “十三五”期间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6000万人 《消除对儿童的暴力工作手册》在京发布 稻黍飘香 颗粒归仓(倾听·关注粮食安全) 中非合作论坛20周年成果与展望云论坛成功举行 月球上的“水”意味着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布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 中国吸引FDI规模逆势增长 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强大韧性 “中国经验为我们改善民生开拓思路” 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频发 检察机关这样拯救! 检察机关分别对王立民、裴成敏决定逮捕 检方对高世宏涉嫌受贿、非法持有弹药案提起公诉 中国焦点面对面:天问一号“探火”还要迈过几道关?火星探测难在哪儿? “中国扶贫措施与时俱进、行之有效” 天问一号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软着陆 或有意想不到科学成果 河南濮阳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曾两次检出阴性 “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健康中国建设开局良好 广州通报28日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详情 德甲前瞻推荐法兰克福VS云达不来梅波胆指数分析 德甲盘口分析门兴格拉德巴赫VSRB莱比锡比分预测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扩投资促消费,畅通双循环:四季度经济工作主线明晰

2020-10-29 13:13:01来源:第一财经

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已经由负转正,经济复苏的态势大概率将在四季度继续保持。

近日发布的用电量、货运量、挖掘机销量等一系列经济“晴雨表”数据,都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复苏活力。比如,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挖掘机销量连续6个月增速超50%,9月同比增长达64.8%。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将更加明显,GDP增速或达6%以上,全年增速在2%左右。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第一财经表示,考虑到目前供需平衡逐步形成基本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开始显现,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持续向好的基础依然坚实。

与此同时,进入四季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召开经济形势分析相关会议,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减税降费、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等成为央地经济工作的主线。

减税降费不打折扣

经济复苏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经济的韧性足、潜力大,以及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精准有效。四季度经济工作中,减税降费依然是重要发力点。

此前,财政部表示,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今年1~8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18772.86亿元,对缓解企业困难、稳定市场主体、支持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陈东浩10月21日在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跟踪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地方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更好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2日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推动做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李克强指出,减税降费让利是助企纾困的重要支撑,是当前经济稳定恢复的关键举措。要继续狠抓后几个月政策落实,更精准用好财政直达资金,承诺的都要确保兑现到市场主体身上,决不打折扣,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坚决防止搞集中清欠税收、乱收费削减政策红利。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为更多中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

10月9日,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主持召开税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也强调,要协同做好减税降费和组织收入工作,越是临近年底,越要确保该减的税费不折不扣减到位,坚决守住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从各地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的重点看,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双循环”,成为重头戏。

10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强调,围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遵循规律,扎实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挖掘更多新的有效投资增长点。

10月22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主持召开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研判会,表示要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多渠道挖掘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狠抓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外贸外资回稳向好势头。

10月23日,河北省经济工作暨安全稳定工作推进会议也提出,要突出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三件大事”战略支撑作用、省市重点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和“两新一重”项目重大牵引作用,加快雄安新区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升级加力。突出抓好消费扩容提质,推动传统大宗消费增速回升,扩大生活消费,着力增加农村消费,发展电子商务等线上消费,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疫情的有效管控将有助于服务性消费进一步回升,纾困和经济刺激政策的积极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基建投资将成为四季度投资发力的主要力量。

四季度稳经济的关键发力点在于如何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特别是用好已下达或正在下达的预算内资金、地方专项债和抗疫国债。只要把新增投资用好用足,在扩大有效投资上下功夫,同时带动消费快速回升,可以为巩固经济企稳向上势头提供强大动力。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对疫情规律认识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热情在逐渐回来。地方政府积极作为,比如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复苏和整个社会活动的复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庆消费的爆发,对整个后续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认为,除三季度普遍保持较高增速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加码布局新基建

在投资和消费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5G建设等新基建、新消费的拉动作用在增强,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四季度,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密集发声,新基建等有望迎来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10月21日,在全国信息通信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烈宏提到,务实推进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加快核心技术创新,深化5G融合应用,扩大千兆光纤覆盖范围,加快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打造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以“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企业内外网改造。全方位推动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应用。

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建设速度大超预期。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大幅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其中5G投资占比达到38.2%。5G网络和终端商用快速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个,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目标。

在刚闭幕不久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建省征集、梳理数字经济对接项目总计607个、总投资4392亿元,其中签约项目426个,总投资33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3%、31.6%,涵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前沿领域。

其他多地也在密集部署。10月13日召开的上海市委财经工作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推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流量扩容增能,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流量提升壮大,大力培育在线新经济。

沈建光分析,新基建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创造了积极条件。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既是新兴产业,也是基础设施。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扩大有效需求,保障民生托底,也是稳增长工作的重要抓手。这些超前投资虽然当期来看收益有限,但外溢性明显,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和物流效率,提升了中国的竞争力,支撑着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