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律语言智能化研究可以顺利推进,将有帮助跨国企业在国际商业谈判时规避风险,弥补法律人才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在24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惮提出了上述观点,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阶段,各高校、研究院对于法律语言智能化研发投入尚不足够。 ”
人工智能法学是人工智能和法律相结合诞生的新型边缘学科。胡惮表示,该学科既关涉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也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后者简称为法律人工智能。
法律人工智能,是服务于法院、律师、当事人的智能系统,是实现法制智能化的重要技术途径。实际运用中,法官通过庭审语音,生成判决书,作出案件结果预测;律师经由智能客服,筛选客户,查找类案,获得辩护途径推荐;当事人通过自助服务,生成起诉书,汇集律师资源。
目前,在中国,智慧法院是法律人工智能化的主要应用场景,互联网法庭可采取“全景式”网络审判方式,实现了司法信息的电子化。2019年1月,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即206系统)首次投入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完成由0到1的突破。
在未来,如何推动法律人工智能的国际化将成为研究重点,法律英语的人才缺口亟需填补。
“当下,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大,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张法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法律语言智能化队伍建设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胡惮认为,不能要求团队成员对每一领域都面面俱到。故而,英语、法律、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人员配合是发展的关键。
张法连认为,当前,法律语言人工智能应当作为一种涉外事务的辅助性工具。而培养一批“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涉外法治人才”,是推动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速我国参与、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