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4S店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688688!蚂蚁集团A股打新规模约200亿,概念股逆市走强丨牛熊眼 大商所王玉飞:稳步推进废钢期货上市和铁矿石期权国际化 报告:2021年毕业生去这三个行业涨薪最多,国企受青睐 腾讯与滴滴投资的人人车被指8000元甩卖 国内二手车行业前途未卜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实现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约20万亿,地方卖地收入增速两位数 2020年9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对应点评 氢能产业或于2025年迎拐点 无碳制氢是大方向 福特发布北美第四代自动驾驶测试车 率先在印度上市 日产MAGNITE官图发布 Polestar将在成都工厂投产3款全新车型 通用汽车通过改造旧工厂扩大电动汽车生产 大众集团欲出售杜卡迪 专注于电气化转型 补链/强链/固链 汽车业转型“三重奏” 跨过万辆交付门槛 头部新势力将进入比拼时代 公安部退出惠民新措施 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 3种动力可选 新款捷尼赛思G70正式亮相 摆脱进口依赖 国产传感器逐步崛起 丰田混动技术授权广汽 新规当下抢占市场 或11月公布 广汽新能源埃安品牌将独立 农业农村部:粮食丰收成定局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农业农村部:我国乡村产业全面恢复 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渠道有效拓宽 关注消费扶贫:多个环节齐发力 多方带动农民增收 全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开幕 1200多家供应商参展 【潮涌长三角】全视角看湖州:紧抓一体化机遇 加速高质量发展(组图) 【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级英雄邱少云 烈火中永生 【潮涌长三角】长三角“田园五镇”先行示范 平湖农业经开区打造协调发展“实验田”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使命在肩 助力脱贫丨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医护人员 财政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 稳中有进 “共建一带一路惠及民生,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四川强化科研“底线”和“红线” 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昌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安部:摩托车驾驶证可“全国通考” 转籍异地通办 世界应把握好中国开辟的复苏契机 大师远去,荣光永存 共和国今年已痛别31位两院院士 江苏督查见闻:“一号响应”优化服务,这个“12345”有啥不一样? 这枚纪念章,致敬英雄! 山西省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明华接受审查调查 公安部:将6年内7-9座非营运小微客车纳入免检范围 公安部推新措施: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通考” 官方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完成32万款APP检测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官兵援助贝鲁特港灾后重建 认罪认罚+认赔:公益诉讼办案新理念催生新模式 短视频火爆下,如何保护“老年的她” 公安部交管局:取消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70周岁年龄上限 工伤十级,仅获赔7200元? 优先发展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批4000只蒙古捐赠羊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中国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汽车4S店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2020-10-22 13:12:05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北京某4S店的售后维修黑幕,问题包括疑似砸毁车辆未损坏零件以提高维修金额、截留车主购买的油液、“虚假”保养施工等。

昨日,东风日产紧急发布声明称已成立专项组调查,要求涉事4S店限期整改,并开展全国范围4S店的检查;上汽大众也回应称已责令被曝光的4S店立即停业,并对全国经销商售后服务启动专项调查。

笔者注意到,此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但很快热度又降了下去,原因并非大家不关注此类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而是消费者对此类新闻有些“麻木”了。

“去年奔驰机盖门事情闹得那么大,所有品牌立即取消了金融服务费,但是现在你再去看看,有几个不收的?”一位经销商向笔者说道。

这位经销商讲出了汽车消费和售后领域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几乎每年都会爆发数次大型汽车质量、消费合同欺诈或所谓的售后维修“黑幕”,一大波媒体跟进之后,厂商、经销商和主管部门纷纷表态彻查。但是当事态平息后,经销商往往旧态又生,曾经被曝光的种种问题再次发生。

比如2014年,南京市物价局曾对当地4S店加价销售开出50万元罚款。2015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一些品牌4S店“小病大修”,对一些汽车的简单故障,故意夸大故障原因,以此来牟取暴利。去年,西安一女士购买了一辆发动机漏油的进口奔驰轿车,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坐在奔驰车机盖上哭诉。

全国消协过去几年汽车投诉数据也显示,汽车及零部件始终是各大消费品类中投诉量最大的,且投诉量持续增加。比如2019年全国消协共收到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34335件,同比2018年激增25.1%。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购车合同纠纷。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其次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现返修状况,或故障多次维修却不能彻底解除,维修不出具明细等。最后是捆绑销售车险和诱导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为什么这些问题连续多年出现,多次被媒体曝光,不仅得不到解决,且投诉量越来越大?

上海一位律师告诉笔者,很多汽车销售合同是不存在问题的,比如消费者经常投诉的被强制加装精品、装潢问题,在合同上往往体现为消费者自愿购买这些项目。即便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法律上也不支持他们去维权。其次是售后检测举证维权难,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

“一辆汽车大概有2万多个零部件,专业门槛很高,即便4S店售后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项目,或者没有按照规范去施工,消费者往往都识别不出来。”上海某合资品牌4S店售后总监告诉笔者。

那究竟该如何解决这种乱象呢?上述售后总监提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都有内部的施工规范和要求,但逐利是商家的天性,售后部门往往也背负着产值和利润的考核,依靠经销商自律很难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前新车销售价格倒挂,4S店盈利主要靠售后部门来支撑。

“按照业内平均水平,销售利润、增值服务利润、售后收入利润大约占比在10%、40%和50%。如果要收回投资,仅仅依赖销售车辆的返利,几乎没有可能。”该人士说。

他认为,想要长效地改善和解决4S店销售猫腻和售后黑幕,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减少对经销商的市场行为的干预,净化品牌汽车市场,从而最终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厂商共赢的良好汽车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