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郭冀川
回首“十三五”,产业发展已初步迈向“高质量”,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逐步改善、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展望“十四五”,在双循环下创新再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还在不断发展演进,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正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
摒弃资源依赖
推动新创新要素
“目前中国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半导体、高端机械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突破瓶颈加大创新力度。”联储证券投资研究部总经理袁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一家企业生产经营,一个地方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等基本要素,这些生产要素资源的多寡,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新形势下,创新已经成为破解要素瓶颈的核心力量。
袁东阳表示,创新驱动从过去资源主导,正在向平台、政策、资金、队伍、网络、产业、空间等方面进行全面推动。
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在平台方面,截至2019年底,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0余个国家级高级创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涉及生物技术产业;在政策方面,2012年颁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资金方面,各省市相继出台生物医药资金扶持政策,与此同时,生物医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融资和IPO也非常活跃;在人才队伍方面,近年来各地纷纷“高调”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国创业。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新驱动虽然看似以政策力量为主,但也是企业新战略的选择。过去很多企业重视市场营销而不重视研发,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下,这种战略将面临很大阻力,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龚涛说:“在政策支持基础上,企业必须优化资源分配方案加大创新的投入,激发人才的主动创新意识,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产业,让竞争对手成为产业协作的伙伴,为了实现创新驱动,企业不仅要敢于花钱、分钱,更要敢于开放技术,共建生态。”
产业集群
推动企业创新合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的消退,以人工智能、石墨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中国巨大的历史机遇,因为随着欧美国家阶级固化和人民群众创新动力不足,中国的创新活力正在支持它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新的商业价值变革。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宏皓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引擎,通过将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互动关联的合作企业、专业化供应商、和相关机构聚集在某特定地域,一方面通过相互竞争加强企业自身实力,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合作,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9月28日,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包括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跨上新台阶,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等。
宏皓表示,产业集群结束了企业“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通过将企业融入产业,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企业将会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一部分,当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出现,企业会主动接触而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拒绝创新和改造,因此产业集群能将内部企业和资源凝聚为一个整体,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关键力量。
重视基础学科
进行人才创新激励
推动“十四五”科技创新,不仅要从政策和企业层面着手,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爱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也不能忽视基础学科和人才建设,他说:“我们看到自身在芯片、高端装备、大飞机等领域的短板,也在奋起直追,但这些短板背后是相关基础零部件、核心材料技术的缺失,随着科技进步,一些高校的基础学科与现实技术已经脱节。”
龚涛也认为要在“十四五”建设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资金扶持,他表示,目前我国收入现状是应用强过于研发,收入不均衡导致基础科学研究人才流失严重,只有加强了基础科学的技术与人才力量,整个社会的创新才成为可能。
对于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可以借用一些行政的手段,巧用经济杠杆,刺激驱动基础学科的发展。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人才的考核指标,不是以论文数量评职称,而是以技术的产业化价值给予人才丰厚的奖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从企业激励、产业集群、人才建设等领域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创新驱动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