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正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短板。对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高档五轴数控机床、节能异步牵引电动机、高端医疗装备和制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的生产工作进行重点支持,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在上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竞争力,如果能够得到产业政策以及资本市场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很快会成长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袁华明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产业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内从中央到地方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政策不胜枚举。
比如国务院在2016年11月份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广东省今年5月份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等等。
在资本市场政策方面,科创板的设立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助力。
据袁华明介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研发投入高、投资周期长、经营不确定性大但市场空间大的特点,科创板的其中一部分设立初衷,是通过资本市场,对此类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提供支持。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科创板共有17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其中,按照科创板战略新兴产业分类来看,有30家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上述30家上市公司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约12.7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超过20%的上市公司有4家:铂力特(39.38%)、航天宏图(26.74%)、中科星图(20.94%)、燕麦科技(20.07%)。占比在10%-20%的上市公司有9家,占比小于10%的有17家。
此外,180天以来,截至9月25日,上述30家专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当中,有10家获得了机构给予的买入评级。其中,给予买入评级机构数量靠前的上市公司为交控科技(10家)、鸿泉物联(7家)、铂力特(3家)。
沃隆创鑫基金经理黄界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传统经济仍然面临内生动能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等问题,而新兴产业领域,以5G、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周期共振向上,以国产化替代为代表的国内科技产业渗透率正在提升,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景气仍然是制胜因子。作为机构投资者,我更看好上述科技产业当中,业绩改善的细分龙头作为短中线结合的最佳配置。”黄界峰说。
(编辑 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