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9月25日,全球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零售业持续复苏,呈现出U型走势。快消市场的新变化推动品牌商进行变革与创新,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机遇。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JustinSargent表示:“中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呈现消费复苏趋势的国家,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非常积极的3.2%的增长。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尽管尚未完全恢复,但我们相信消费市场将持续增长,并最终反哺宏观经济。”
尼尔森9月份的最新研究也显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表现的预期持续向好。在被问及如何预测疫情对企业2020年全年业绩的影响时,60%的受访管理者认为没有影响甚至有积极影响,高于5月份的55%。展望2021年,80%的受访管理者预测其所在行业2021年将实现增长,90%认为其所在企业2021年将实现增长。
就零售业而言,复苏仍在持续,并呈现出U型走势。尼尔森研究显示,7月份快消品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6%,6月份增速为32%;今年截至7月同比增长32%。7月份线下渠道销售额下降4%,降幅较6月份的5%收窄;今年截至7月同比下降5%。受线上渠道增长放缓影响,7月份快消品全渠道销售额下降2%;今年截至7月同比增长4%。
尼尔森中国副总裁KatyaEdelshtein表示:“囤货和持续的消费调整是限制7月快消品增长的两大因素。消费者在618等线上大促期间大量囤货,提前释放了7月份的快消品需求。此外,开支负荷增加以及消费价格上涨也促使消费者调整消费品类支出。”
尼尔森创新追踪项目(NielsenInnovationTracker)的研究显示,尽管今年1-7月的新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0%,但新品的产能增速较去年大幅提高;本土品牌依然是创新的主力军,每10个新品中有8个来自中国本土企业。
消费价格趋势方面,受通胀上升影响,消费者进一步调整他们的日常开支。渠道方面,电商渠道的增长仍在继续,主要由于大型现代渠道的消费转移;与此同时,传统渠道的购买者则逐步转向小型现代渠道和便利店。线下方面,门店产能持续转移,超市和小超的集中度正在提高。农村仍是中国线下渠道增长的引擎。今年1-7月农村地区线下渠道销售额增长2.4%,与城市的持续下跌形成对比。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