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9月24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与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粳米产业高峰论坛”在佳木斯举办。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在致辞中表示,大商所将进一步落实证监会“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不断强化粮油期货市场监管,确保粮食市场安全健康发展。
冉华指出,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复杂,而国内稻谷产业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粳米等粮食加工行业面临“高风险、竞争大、利润薄”的局面。针对市场的新变化、新挑战,大商所紧紧围绕促进农产品健康稳定发展的主基调,不断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在助力粮油企业抵御风险、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期货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期货功能有效发挥。目前,大商所农业板块已初步形成从粮食原料、压榨、饲料到养殖的全产业避险链条,为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价格发现和精细化风控工具。今年1月份至8月份,大商所农产品期货成交7.5亿手,日均持仓550万手,同比分别增长99%和51%。同时,客户结构持续改善,参与大商所农产品期货的法人客户数同比增长36%,市场规模和结构均向好发展。目前,我国200万吨以上的大型玉米贸易企业全部参与期货交易,70%的豆粕和棕榈油、50%的豆油等现货贸易采用大商所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
二是做精做细品种链条,提升市场运行质量。近年来,大商所不断优化农产品合约制度,在玉米品种上推出集团交割和贸易商厂库制度;将黄大豆1号基准交割地调整到黑龙江主产区,完善交割质量标准,更好地满足产业风险管理需要;持续优化豆粕、豆油和棕榈油合约,推出仓单串换制度,实行豆油动态升贴水,推进棕榈油国际化,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下的国际粮食市场,大商所推出差异化保证金政策,免收交割手续费及标准仓单充抵保证金手续费等,对产业企业套保交易减收90%手续费,持续让利和助力实体企业。疫情期间,以油脂油料期货为代表的品种进一步发挥价格风向标和套保稳定器的作用,对保障国家粮油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创新产业服务模式,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来,大商所充分依托产业大会、龙头企业培训、产融培育基地等,加强对粳米等农产品产业客户的培育。持续优化“保险+期货”项目,2016-2019年,累计开展227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玉米、大豆等品种现货量664万吨、种植面积1796万亩,惠及全国23个省的近70万农户。其中,有近三成项目落地黑龙江省,实现赔付3.11亿元。此外,在“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中推出包含粳米等品种在内的场内、场外期权项目,为各类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