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楠
9月19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举行2020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这是绿金委连续第五年举办年会,并首次在湖州市开辟分会场。18项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研究成果在年会上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且积极参与了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绿金委充分发挥联系政策制定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出了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业界开展绿色金融交流的主要平台。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标准和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此外,他还介绍了人民银行研究局两项最新成果——《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9)》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汇编》。上述两本报告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总体进展和各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有益经验和最佳实践,可为国内外区域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主席FrankElderson对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在NGFS工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表示,气候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全球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给予高度重视。NGFS建议了一组气候风险的情景假设,旨在为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风险分析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绿金委主任马骏向年会作了题为《绿金委2019/20年度工作报告与2020/21年度工作展望》的报告。马骏介绍了过去一年多来绿金委在组织政策研究、推动产品创新、主持国际合作、推广ESG理念、开展能力建设、组织公益捐助等十几个领域的工作成绩。马骏指出,绿金委在推动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持政策落地和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展望下一年度,绿金委将积极参与“十四五”绿色金融规划研究,以工作组形式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继续推动GIP和多边、双边国际合作。
年会现场发布了18项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研究成果:“一带一路”绿色指数、中国ESG发展研究与建议;“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研究;绿色信托指引;构建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中国:迈向绿色复兴之路;公募基金ESG评级与绿色票据识别认证系统;绿色租赁行业标准目录;化工园区绿色保险与安环风险白皮书;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GIP碳足迹计算工具;气候转型风险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以煤电为例;湖州“绿信通”绿色融资主体ESG评价模型3.0版;“美丽中国”系列ESG理财产品创新;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打造国内首支完整采用ESG投资标准的股权投资基金;AI驱动的中国特色ESG实践;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汽车制造业;深圳绿色金融立法实践探索;中债ESG评价等。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