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流通”自然拥有姓名。
9月9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那么,流通企业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发展?中欧班列如何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改善流通企业营商环境还需哪些举措?以下“知识点”为大家一一揭晓——
流通企业借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会议指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表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不仅要市场占有领先,也要盈利能力领先;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领先,也要在人才建设和创新能力等软实力上领先;不仅有完善的国内流通服务网络,也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先进的国际网络。
据小编了解,目前国内物流企业也在积极使用智能物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如百世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百世集团通过持续加大投入自动化应用、数字化流程管理以及智能路由规划,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全力推动智慧物流发展,为新一轮经济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
杨达卿表示,面对外围环境的变化,中国如果仅占据生产这一环节的优势,不足以改变被动局面。现代流通体系的打造,能为制造企业提供更通畅的流通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也利于出口加工型企业出口转内销,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面对国内流通企业的现状,在杨达卿看来,金融是百业之王,流通企业的竞争离不开金融加持。“流通服务企业一方面需要借力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自身,另一方面需要强化产融合作,建立产融协同的生态护城河。”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中心主任刘大成认为,我国物流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小、散、乱,其核心是因为行业集中度过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改革后,资源配置越来越有效率。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以及借助并购重组功能,有效的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净化行业环境,实现行业整体的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小编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以首次公告日统计,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36家交通运输企业发布了46单并购重组计划,其中12单已完成,34单正在进行中。另外,截至目前,A股市场共118家交通运输企业,首发募集资金合计1697.13亿元。
杨达卿表示,现代流通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供应链竞争,供应链竞争要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供应链金融服务正在成为大型流通企业的标配服务。
中欧班列逆势增长筑起“生命之路”
会议指出,要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可以说,中欧班列为打通物流网络内外联动,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抗疫物资运输、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项政策的推进下,中欧班列的成绩是亮眼的。有的地区借助国外对防控物资的需求,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有的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遥遥领,先领跑全国;有的地区发运总量甚至已超去年全年。
小编梳理发现,打造运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义乌样板”“义新欧”中欧班列,发运量“创”了新高。据义乌市场发展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9月2日,“义新欧”班列共开行529列,共发运43802标箱,同比增长186.5%,超过去年528列总和。
义乌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班列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经营模式和业态也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服务长三角四省市,全国首开中国邮政号班列,今年发运439个集装箱890万件跨境邮包;拓展班列增量货源,实现日韩过境货物和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突破,开展运输汽车整车出口业务,累计运输出口汽车整车61辆。
除此之外,中欧班列(成都)也持续保持逆势增长的发展。成都市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成都外贸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24.9%,其中“一带一路”外贸同比增长47.1%;前8个月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逆势增长59.1%,累计开行数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作为“生命之路”的中欧班列,以其安全快捷、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日益广受青睐,成为了中欧企业,以及班列沿线的“一带一路”国家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的重要载体,以及货物运输、防疫物资保障的大通道,从而推进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全力保障了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共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运送货物46.1万标箱,同比增长41%,连续4个月屡创新高。运送物资中包含防疫物资367万件、2.7万吨,为助力全球抗疫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今后,作为参与国际物流配送的重要渠道,中欧班列仍然会发挥相应运输渠道作用,朝着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的同时,满足沿线国家企业物资运送效率和安全的双重需要。
改善流通企业营商环境还需加三大“招式”
会议指出,要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作用。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就会议释放出的重磅信号,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分析道,“第一,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鼓励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包括物流业在内的流通体系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今后物流业将加快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并强化竞争政策作用。第三,交通运输、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会继续加强,尤其是与民生高度相关的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升级,以提高流通体系的总体效率。”
据小编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个利于流通企业营商环境改善的利好政策。
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破除政策障碍,着力补齐流通短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流通领域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促进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质壮大升级;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精简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管理措施。此外,天津市相继出台“惠企21条”和“27条措施”等扶持政策让商贸流通企业既感受到了温暖又树立了信心。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认为,“从营商环境来看,目前流通企业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行政性费用还很高,燃料、路桥等费用有待进一步降低;二是各地区之间的分割、地方保护还比较严重,需要政府通过改革予以破除。”
谈及接下来在改善流通企业营商环境方面还需出台哪些举措时,陶金建议,首先,面对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需要积极鼓励商贸物流领域的科技创新,对新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给予便利和标准的放宽。其次,针对流通体系的堵点,需要进一步打通从物流到商贸领域的联系,继续推进两大领域的产业融合。最后,在规范化监管、健全物流商贸标准、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进一步限制政策对市场的干预,如此,规模经济充分发挥,自然会促进市场效率的改善和大型优质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