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券密集到期,叠加今年财政收入下滑,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巨大。而缓解这一压力的重要举措,是允许地方政府借新债来偿还旧债(借新还旧),官方对新债称之为再融资债券。
9月9日,财政部公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券12085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一规模首次超过了去年全年地方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11484亿元),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再融资债券发行仍将继续。
比如,9月8日湖北省财政厅公开文件显示,计划9月15日发行21.827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和7.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资金用来偿还2015年两批将于今年10月10日到期的债券。
为了防控风险,财政部对地方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也采取了限额管理,今年发行规模上限是18358.8亿元。据此,今年还将有6000多亿元再融资债券待发行。
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叠加大规模减税降费,今年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下滑。而前些年地方发行的3年期、5年期债券相继到期,偿债压力很大。为了缓解偿债压力,各地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额度。
比如,河北邯郸市财政局公开表示,为缓解到期偿债压力,当地及时研究借新还旧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市本级再融资债券额度17.7亿元,发行偿还后,可将还本期延长至未来5—10年,有效减轻当年财政还债压力。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未来几年地方政府债券密集到期,地方偿债压力依然很大,预计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依然维持在高位。
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剧增,与前些年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以短期为主直接相关。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过短,导致项目还未形成收益就面临偿债。为了避免期限错配风险,近些年财政部逐步放开了地方债期限限制,地方政府债券期限明显拉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6.1年,2019年为10.3年,今年前7个月这一数字进一步提至15.1年。
财政部表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期限原则上与项目期限相匹配,并统筹考虑投资者需求、到期债务分布等因素科学确定,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防止资金闲置。既要鼓励发行长期专项债券,支持铁路、城际交通、收费公路、水利工程等建设和运营期限较长的重大项目,更好匹配项目资金需求和期限,又要综合评估分年到期专项债券本息、可偿债财力以及融资成本等情况,合理确定专项债券期限,避免人为将偿债责任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