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出台促消费政策。专家认为,随着政策落实和疫情影响减弱,消费有望加速修复,为稳经济提供动力。但要让消费“火起来”,尚需在提高居民收入、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形成合力。
促消费政策频出
近期,北京、深圳、重庆、辽宁、安徽、浙江、广西等地出台了促消费政策,很多扶持项目与促进线上消费、夜间消费、文旅消费、进口消费有关。
北京市商务局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北京市促进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方案》,提出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开启数字化新生活,拓展线上展览促消费等。《方案》明确,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实体商业与电商、新媒体等合作。重庆发布的“加快夜间经济发展行动计划”称,未来5年,重庆将从加强夜间经济规划布局、建设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所、培育丰富夜生活业态、打造夜间消费品牌、推动夜间经济创新升级发展、完善夜间经济功能配套等方面加快夜间经济发展。
消费增速有望转正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下阶段消费有望加速修复。我国政府消费对GDP的贡献与其他国家相比偏低,公共消费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可选消费会内生性修复,以医疗卫生为代表的公共消费也值得关注。
“促消费要加大流通,根据各地情况适时适度放开餐饮、包括跨省在内的旅游、夜市等,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动起来,带动消费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预计,消费会在三季度发力,7月消费增速可能转正。
中国政策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认为,通过扩大进口、扩大消费,可以建立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要把启动车市等大宗商品消费放在重要位置。
挖掘市场潜力
让消费“火起来”还需多管齐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表示,促消费回暖,应想方设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对涌现的新消费趋势,监管应秉持包容审慎原则,在资金、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此外,要不断提升供给水平、产品质量、服务品位,满足消费需求。
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看来,要启动消费市场蛰伏的潜力,必须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增加县级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另外,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中等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提高其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