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东
今年以来,面对资本补充的巨大压力,各家非上市中小银行纷纷利用多种渠道充实资本。张家口银行定增方案获批后,年内定增申请获批的非上市中小银行数量已达11家。此外,尚有6家银行定增申请已被受理。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部分银行在定增方案中还包括购买不良资产的选项,显示这些银行在补充快速消耗的资本金的同时,也在努力缓解资产质量下滑的压力。
“年内十余家银行定增申请获批,是监管层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具体体现。”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特别是非上市中小银行,出于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以及化解存量风险的考虑,确实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补充。
近两个月
非上市银行定增提速
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共有11家非上市中小银行的定增方案获批。其中,农商行占据较大比例,数量达到9家;此外,城商行、村镇银行各有1家获批。
虽然今年以来定增获批银行数量达到两位数,但由于大部分为地方小型银行,因此募集金额较为有限,上述11家银行获批定增的最高募资规模合计仅为70亿元左右。其中,佛山农商行定增募资规模最大,拟发行不超过5亿元、募资最高可达22.98亿元。在新三板挂牌的鹿城银行定增募资规模最低,仅为3535.80万元。此外,最新获批定增的张家口银行仅公布了定向发行股份的数量,并未披露发行价格,若按该行去年年末的每股净资产计算,该行募资规模有望超过9亿元。
尽管这些非上市银行的定增募资额与上市银行相比相差悬殊,但在补充资本金、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上仍可起到很大帮助。《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上述银行披露的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后发现,由于业务发展迅速、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上述银行的资本消耗持续增加,部分银行近年来的资本充足率已低于监管指标要求,个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甚至出现负数。例如,江苏沛县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8年年末和2019年9月末的资本充足率分别-20.49%和-16.21%。
近年来,一部分非上市中小银行遇到较大经营困境,通过内生资本进行资本补充已不太可能,通过定增方式补充资本因此成为重要途径之一。江苏丰县农商行在定向发行说明书中披露称,按照公司2019年9月末经营指标,假设发行前后加权风险资产不变,按本次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股本金的上限8.83亿元测算,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将提高9.59个百分点,公司资本状况将显著改善,有助于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除了已经获批定增的非上市中小银行外,根据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行政许可审核进度显示,还有包括大连银行在内的6家非上市中小银行的定向发行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正在审核过程中,预计合计募资规模在50亿元左右。从上述定增申请获受理和获核准的时间段来看,6月份以来已成为非上市中小银行定增的高峰期,有高达七成的定增申请是在6月份后才获受理或核准的。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昆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均在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中小银行在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方面能够发挥很大作用。此类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要及时补充快速消耗的资本。对于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的非上市中小银行来说,自身的内生性资本补充较难,通过外源性资本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定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可直接补充这类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支持银行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多家银行
定增搭售不良资产
上述定增获批的11家非上市中小银行中,一些银行除了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未达监管指标要求外,资产质量也明显下降。例如,江西广丰农商行截至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及2020年一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0.96%、8.29%和10.99%,远远高于5%的监管指标值。出于快速压低不良贷款率的目的,部分银行在定增方案中加入了“购买不良资产”的额外要求。
在上述定增申请已获批复的非上市中小银行中,有3家银行要求认购人在认购股份的同时购买该行不良资产。其中,佛山农商行在定向发行说明书中披露,全部投资者每认购1股,自愿另行出资0.354元购买不良资产作为有条件入股对价;广东四会农商银要求,定向发行对象在认购股份的同时,需要另付1.5元/股用于购买不良资产;山东诸城农商行则要求,定向发行对象在认购股份的同时,须另行支付1.00元/股用于购买公司不良资产。
除上述3家定增已获批的银行外,在申请已受理但尚未批复的拟定增银行中,这一“打包”出售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河北阳原农商行、宜宾市商业银行要求,认购人在认购股份的同时需购买该行不良资产,购买价格分别为0.60元/股和1.80元/股。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定增来“捆绑”出售不良资产,可令上述银行在进行资本补充的同时,也能快速压低不良贷款率。
周昆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银行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让认购人在认购股份的同时购买部分不良资产,也是化解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