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火爆,但在“赎旧买新”等因素影响下,部分老产品规模萎缩,快速“迷你化”。基金公司紧急通过降费、持续营销等方式为老基金“保壳”。
20只主动权益基金降费
最低管理费一年0.5%
昨日,浦银安盛基金发布公告称,调整旗下浦银安盛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率由1.5%降至0.6%。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该基金管理规模为362万元,在上半年的火爆行情中,仅收获3.42%的回报,同期规模萎缩2500多万元。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新华鑫利、华商双翼、英大睿鑫等20只基金宣布降低管理费率,目前这些基金的管理费率多在0.5%~1%之间。
从上述基金规模和业绩情况看,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4.04%,二季报平均管理规模2.23亿元,多数属于规模偏小、业绩乏力的产品。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她所在公司的部分混合型基金规模下降,也面临持续营销的压力。而在持续营销中,较低的管理费率可以当做一个卖点。如果基金规模较小,基金计提管理费可能会对净值走势有所影响,这也是降低管理费的另一层考虑。
华南一家公募资深研究员认为,不管基金公司基于怎样的目的去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率,都有利于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投资者持有低费率的产品,可以获取每年几十个BP到1%左右的增厚收益。
低费率营销效果有限
目前主动权益类基金收取1.5%的管理费率仍是行业主流。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纳入统计的318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份额合并计算),有2151只产品的管理费为1.5%,占比67.56%。
在低费率的混合型基金中,除了战略配售基金实施0.1%的最低管理费率,还有435只产品采用0.6%的管理费率,在全部基金中占13.66%,是除了1.5%管理费之外被基金公司采用最为广泛的管理费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降低管理费对投资者来说是利好,但实际营销效果有限。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产品部副总表示,“从实践来看,降低管理费率对规模小的老基金营销作用并不大。”
上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说,“对于高弹性的权益类基金来说,一年1个点的管理费相当于平均一天的涨跌幅,散户对费率的关注度较低,并不清楚基金投资涉及哪些具体的费用,对提升基金销售效果的作用有限。”
上海一位中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降低管理费对老基金持续营销作用不大,只是一个亮点。老基金要持续营销还是要靠产品业绩和公司品牌。
该负责人分析,如果迷你基金的业绩较好,基金公司一般会寻找“帮忙资金”或持续营销帮助小规模的产品渡过难关;但如果迷你基金产品业绩不好,规模持续缩水,基金公司一般会考虑清盘,毕竟迷你基金也需要倾注和投入几乎同样的投研资源,继续运营的性价比很低。“现在基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部分业绩平庸的基金要清盘,退出市场。”
也有行业人士表示,相比降低管理费率“保壳”,基金公司提升整体投研实力,打造产品更好的长期业绩,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华南上述公募资深研究员认为,管理费只是投资者购买权益类基金时考虑的一个因素,最核心的还是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和基金的长期业绩。对于投资者而言,长期良好的投资收益和超额收益完全可以覆盖1%的费率差异,也是做大基金规模最核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