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二季度3.2%的GDP增速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回顾上半年,可以看到即使在多重负面影响之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亮点:快速有效地控制疫情,经济增速转正,在疫情期间催生出众多新业态、新模式,基建投资、工业建筑业快速恢复,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这得益于我国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也离不开我国近年来持续进行的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供的支撑。
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率先修复,在大经济体里的表现可圈可点。考虑到各项政策都在发力,同时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较好控制,中国经济向上修复的趋势非常明显,预计三季度中国经济会进一步加速上行。逐渐改善的基本面将给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带来强劲支撑。
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
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多个经济指标得到边际改善。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超出市场预期。在工业方面,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上月进一步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4%,比一季度上升7.1个百分点。在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在消费方面,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前值为-2.8%。在就业方面,6月全国调查失业率5.7%,为今年2月疫情后的阶段性最低值。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得益于我国面对疫情冲击从三个维度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政策。一是有力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政策,3月底我国主要行业已经实现复工复产,到5月两会期间已经逐渐开启复商复市。二是稳岗保就业政策。从数据上看,我国一季度失业率实际并不对应一季度下行的经济,原因在于许多政策起到了稳岗保就业作用。三是我国整体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中的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降准的操作,以及增加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扩大专项债规模等一揽子财政政策,大概对名义GDP的拉动能够产生5.6个百分点。今年财政政策创新出台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效缓解了地方收支压力。
“下半年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是可以持续的,主要因为目前诸多逆周期调节政策仍处在落地期,比如8、9月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还处在发力期,为三、四季度经济提供支撑。”诸建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根据测算,我国全年社融将超过30万亿,全年增速或接近13%,比历年都高。消费在下半年也有望恢复。主要因为我国就业和收入受到的负面冲击相对有限,提供了消费向好的基础。下半年,汽车消费、家具建材消费可能会成为亮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消费也将回归常态。
诸建芳也提醒道,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上半年情况虽然比预期要好,但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压力。我国今年若要实现保就业,实现全面脱贫等任务,经过测算全年需要维持3%的GDP水平,而上半年我国GDP累计仍然为-1.6%。
短期波动无碍A股向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后中国经济将显示出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转向内循环为主,强调内需市场的增长,包括我们看到的地产、基建、特别是新基建,投资的增速将不断增强。二是线上渠道快速增长,加快了整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和力度。三是新老基建的相互增强,如5G不光是新一代通信技术,也是未来的整个网络链接的中枢系统。这方面的投资需求量级会很大。此外,智慧城市群的崛起也是投资动力的来源。而当前中国对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升级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方面的投资也是较明显的亮点。
邵宇认为,GDP在三季度会维持6%以上的增长,四季度可能会加速到6.5%,全年能够保持大概2.5%~3%这样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增长区间。下半年更重要的还是产业链继续在疫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得到修复,并且为全球提供抗疫产品和产能的支持。同时,考虑智慧基建跟城市更新,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在下半年仍是平衡经济增长的主力,新旧动能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平衡的增长,使得经济的修复能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核。
经济的回暖带动了近期资本市场的火热,但在经历了一波上扬后,市场略有震荡调整。对此,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股票市场是一个相对其他投资方式波动更大的市场,无论是否牛市,都会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应该理性看待。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市场波动不是敌人,而是朋友。相对低价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相信投资标的长期会向内在价值靠拢,市场通常急涨之后都有休整的需要,对短期的波动无需太过于关注。
鲁政委表示,在注意到短期波动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未来,仍具有很好的投资前景。从当前市场来看,政策的宽松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利好。但目前经济的向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以及新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基本面切实的改善,这一系列积极因素都将支撑A股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