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扩内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会议还提出,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进城农民就近打工就业提供机会。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我国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向高精尖、高新技术发展,这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所以需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之下,酒店、餐饮、文体等很多产业受到冲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保就业十分重要。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关键作用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当前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从就业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口众多,不可能都去搞高科技产业,也需要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
他分析,今年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今后经济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加快形成“双循环”的一部分。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多种,比如在服务业领域,大城市不光要有研发设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要有快递、餐饮、理发等生活性服务业,这些生活性服务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在农业方面,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有机蔬菜、绿色食品等农副产品,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不同的城市发展层次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一二线城市来说,随着土地、劳动力、房价等各种成本要素的抬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不再具备优势,因此这些地方当前的重点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
比如,浙江近日印发《关于建设之江实验室等浙江省实验室的通知》,决定建设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4个浙江省实验室。这四大实验室将推动浙江省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也将极大提升杭州的科创实力。
同样的,今年4月11日,南京推出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并提出精准布局数字经济、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等新经济领域。
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高端产业。彭智敏说,城市、区域发展是分层次的,北上广深、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大城市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集聚,因此重点瞄准高端产业。另外,这些城市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因此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需要向中小城市转移。相比之下,县城、小城市没有人才、资金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他们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主战场。
在多层次的产业中,传统产业在中小城市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当前要做的是加以提升。
郑宇劼说,过去我国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是外向型的,这几年随着各种成本的上升,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过去讲劳动密集型指的是产品的技术特点,更多是从价格便宜的角度去看的;当前我们发展的是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质量、设计、环保等方面都要提升,不再是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简单复制和转移。
县城将成农民进城重点
从区域空间分布上看,当前中西部一些人口密集的区域,比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人口大省,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仍然很大。尤其是一些人口大市,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包括南阳、周口、阜阳、济宁、信阳等都是人口净流出大市。
比如,2018年,河南周口的人口净流出达到了293.91万人,接近300万大关。尽管当年周口的户籍人口达到了1161.69万人,但常住人口却只有867.78万人。周口虽然辖区内人口众多,辖下市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也众多,但周口市产业发展水平暂时有限,农业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流向省会城市以及沿海地区。
同样的,2018年安徽阜阳的人口净流出量达250.1万人。丁长发说,阜阳、周口等地的人口基数很大,比较优势十分明显。关键在于,当地要加快改善软硬件环境,尤其是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加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民进城的过程中,县城将成为重要载体。公开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二者共计1881个,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从经济体量来看,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占全国GDP的近2/5。
今年以来,高层多次强调要加快县城补短板,发挥县城的关键作用。
上述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针对大量农民到县城居住发展的需求,加大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提高县城承载能力。
此前的6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补上疫情暴露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彭智敏说,加快县城补短板,是扩大内需过程中很重要的潜力方向。一方面,大城市的落户门槛高,房价也很贵。相比之下,县城房价低,很多地方每平方米才几千块,进城落户容易。另一方面,就近城镇化的成本比较低,无论是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气候等方面都基本与家乡一致,亲戚朋友也多,子女上学、照顾老人等也都比较方便,适应的成本比较低。
彭智敏认为,县城是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但当前的问题是,中西部的很多县城目前就业岗位不多,市容市貌、管理水平也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因此未来县城要不断提升改造,增加就业岗位。
当前在不少地区,随着乡村教育的空心化,导致不少乡镇人口到县城去买房,在这个过程中,就业岗位能否匹配上就十分关键。因此,在县城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近就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