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全国169个高新区连续迎来重磅利好。
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国家高新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示范引领更大力度改革开放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双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并提出在创新政策、开放力度和融资三方面进行支持。
图片来源:科技部网站截图
图片来源:科技部网站截图
7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公开发布,《意见》对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落地。其中,在支持高新区企业直接融资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国家高新区内高成长企业利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
373家高新区企业已登陆A股
还有70家“后备军”在路上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分别增长约24%和15%。
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新区也哺育了众多高成长企业。其中,已有不少企业登陆A股市场。
小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19日,A股上市公司中,有373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中占比9.57%,首发募资合计2240.71亿元。从上市板块来看,上述373家企业中,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数量最多,有114家,其次是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分别有98家和83家。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在开市近1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21家来自高新区的企业。
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不同类型的科创企业可以选择不同路径登陆资本市场。新三板设立了精选层和转板上市制度,创业板和科创板均实施注册制,错位发展,支持科创企业上市。
科创板方面,来自各地高新区的后备军企业有43家,计划募资合计238.17亿元;创业板注册制下,19家已受理企业来自当地高新区,计划募资合计为115.33亿元。
新三板精选层方面,70家挂牌公司提交了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的申请文件,其中8家注册地为当地高新区。其中4家公司已经顺利完成了公开发行,合计募资5.51亿元;另外4家因需更新财务数据处于中止状态,计划募资合计6.16亿元。
综合来看,正在积极备战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精选层的高新区企业有70家,计划募资合计365.17亿元。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资本市场一直都希望对科技企业提供支持,创业板当年开板的初衷也是如此。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之后,创业板和科创板都是科技企业上市的主要通道和平台。“未来十年,应该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科技的阶段,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上市。”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
投资未上市未挂牌新经济项目6.16万个
在支持高新区企业直接融资方面,《意见》同时强调,大力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金形成工具,已成为早期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初创科技型企业重要的“孵化器”、“助推器”。
6月29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及投资运作概况,截至2019年末,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882家,同比增长2.37%;存续私募基金37208只,同比增长7.19%;管理基金规模1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62%。2019年当年新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792家,占当年新登记管理人总数量的比例达73.20%。
在资产端,私募基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本金。
截至2019年末,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达11.71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6.89万亿元。从在投境内未上市未挂牌股权投资项目的具体行业分布看,互联网等计算机运用、半导体等产业升级及新经济代表领域成为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布局重点,在投项目6.16万个,在投本金3.29万亿元。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在给中小企业提供初始本金和早期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表示,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本缺乏的问题,部分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可能在经济完全恢复增长之前就难以为继。解决资金问题,仅仅依靠从银行间接融资还不够,因为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风险高等因素从银行融资的成本很高,因此还需要大力发展包括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在内的各种直接融资渠道,引导这些股权投资基金为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这对加快新经济的成长,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迅速恢复增长有重要的意义。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贡献全国三分之一研发投入
据《意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高新区被赋予了两大重任:一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支持国家高新区发挥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作用,更好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二是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鼓励以国家高新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省级高新区或各类工业园区等,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
在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高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其一,高新区提供了区域经济创新驱动的支撑。数据显示,高新区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研发投入,高新区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区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全国该比值的三倍。在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推动了区域的科技创新步伐,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二,高新区肩负着产业孵化的重担,中关村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光电子产业集群等都是脱胎于高新区的襁褓才得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这有效弥补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短板。
其三,从金融市场上来看,高新区受到了一大批创业风投机构和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的青睐,有效的帮助资本市场反哺实体经济,提升了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盘和林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打好“基础”,除了传统的交通设施、电力设施以外,还要充分关注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给区域内的企业创新给予足够的扶持力度,包括创新补贴、抵税扣税、费用减免等,让企业轻装上阵。二是要根据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创新发展的细分产业,比如农业大省要大力推动农业创新,拉长农产品生产价值链,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沿海、科技水平较高的区域要大力推动互联网经济、电商平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强信息产业、计算机产业等产业的竞争力。三是充分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除了通过政策倾斜等吸引企业入驻高新区外,更要充分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广泛开展创新金融产品,向金融市场靠拢。最后,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让企业在区域创新增长极建设中“唱主角”,优化政企关系,共同为区域创新发展贡献力量。